飛機的發明令全球運輸行業產生巨大變化,然而航海運輸業卻從未被空運業所取締,除了因為成本較低,業界不斷提高營運質素,是另一個保持競爭力的原因。每兩年一次的「挪威航海展覽會」,正是航海業界精英雲集,共同商議促進航海運輸業發展的重要聚會,當然更少不了逾億美元計的生意定單。
挪威是史上著名的維京人國家,到了現在,挪威是全球第3大擁有最多船隊的國家,因此在這裹舉行航運業展覽會,實在理所當然。這個展覽在1965年首次舉行,今年更移師至新會場,面積擴大近一倍。
主辦單位劃設了17個參展國家專區,方便參觀人士找到所需國家的參展商。本來中國亦設有一個參展專區,但代表團因非典型肺炎問題而取消了行程。
雖說是挪威展覽會,但最多參展商參展的國家,竟然是英國,共有588家。英國設計及生產的航海用品是世界聞名的,不過,在日本、南韓,甚至是中國的競爭下,英國的航運業比50年前已大幅縮減,船隊數目大不如前。因此其他歐洲國家都以此為鑑,積極提高行業競爭力,以保障國家收益。
作為一個商貿展覽,主要的節目當然是各大小不同的產品及服務講座與示範,保證令參觀者及記者忙個不停。即使只是瀏覽展覽場地,相信亦要花一段長時間,因為每個參展商均派出專業的工程人員講解。
在這裏,小至一個氣壓計,大至一部渦輪,都經過精心研究及測試。當然,對於造船公司來說,他們不能向客人展出公司產品,只能在展場放置輪船模型,不過這些模型的製作亦是一絲不苟,絕對可當收藏品出售。
全球經濟一體化,為運輸業帶來無限商機,但另一個高增長的航運業,各人均認同是天然氣運輸業,因此很多展商均大力推介新設計的天然氣油輪。當石油價格高企時,燃料運輸輪的需求自然上升,而天然氣較石油環保,故此很多國家已增加使用天然氣。
日本是全球使用最多天然氣的國家,在2002年,該國共入口5420萬噸天然氣,相等於全球48%的天然氣出產量。日本方面預期,到了2020年,天然氣使用量將額外增加50%,估計需要額外20部天然氣運輸輪,才能滿足需求。以每部運輸輪1.7億美元的售價計算,單是這批定單金額已高達34億美元,故此航海運輸業人士怎能停下來呢。
記者:梁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