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航海運輸業大肥肉<br>Nor-Shipping業內精英集挪威

爭奪航海運輸業大肥肉
Nor-Shipping業內精英集挪威

飛機的發明令全球運輸行業產生巨大變化,然而航海運輸業卻從未被空運業所取締,除了因為成本較低,業界不斷提高營運質素,是另一個保持競爭力的原因。每兩年一次的「挪威航海展覽會」,正是航海業界精英雲集,共同商議促進航海運輸業發展的重要聚會,當然更少不了逾億美元計的生意定單。

挪威是史上著名的維京人國家,到了現在,挪威是全球第3大擁有最多船隊的國家,因此在這裹舉行航運業展覽會,實在理所當然。這個展覽在1965年首次舉行,今年更移師至新會場,面積擴大近一倍。
主辦單位劃設了17個參展國家專區,方便參觀人士找到所需國家的參展商。本來中國亦設有一個參展專區,但代表團因非典型肺炎問題而取消了行程。

英國產品參展多
雖說是挪威展覽會,但最多參展商參展的國家,竟然是英國,共有588家。英國設計及生產的航海用品是世界聞名的,不過,在日本、南韓,甚至是中國的競爭下,英國的航運業比50年前已大幅縮減,船隊數目大不如前。因此其他歐洲國家都以此為鑑,積極提高行業競爭力,以保障國家收益。
作為一個商貿展覽,主要的節目當然是各大小不同的產品及服務講座與示範,保證令參觀者及記者忙個不停。即使只是瀏覽展覽場地,相信亦要花一段長時間,因為每個參展商均派出專業的工程人員講解。
在這裏,小至一個氣壓計,大至一部渦輪,都經過精心研究及測試。當然,對於造船公司來說,他們不能向客人展出公司產品,只能在展場放置輪船模型,不過這些模型的製作亦是一絲不苟,絕對可當收藏品出售。

燃料運輸需求增
全球經濟一體化,為運輸業帶來無限商機,但另一個高增長的航運業,各人均認同是天然氣運輸業,因此很多展商均大力推介新設計的天然氣油輪。當石油價格高企時,燃料運輸輪的需求自然上升,而天然氣較石油環保,故此很多國家已增加使用天然氣。
日本是全球使用最多天然氣的國家,在2002年,該國共入口5420萬噸天然氣,相等於全球48%的天然氣出產量。日本方面預期,到了2020年,天然氣使用量將額外增加50%,估計需要額外20部天然氣運輸輪,才能滿足需求。以每部運輸輪1.7億美元的售價計算,單是這批定單金額已高達34億美元,故此航海運輸業人士怎能停下來呢。
記者:梁詠欣

這部深海採油輪船設備齊全,包括可供直升機使用的停機坪。

這張由挪威牛皮製成的駕駛椅在此只作展覽用途,如要訂造,售價約2.3萬港元。

英國製造的防水的對講機,接收能力等同於航海收音機,每個售價2700港元。

分別由德國(圖)及瑞典製造的螺旋槳,為減少轉動時產生的摩擦力而造出獨特形狀,如瑞典的那個就有點像鯊魚鰭。

分別由德國及瑞典(圖)製造的螺旋槳,為減少轉動時產生的摩擦力而造出獨特形狀,如瑞典的那個就有點像鯊魚鰭。

今夏才開始發售的X-coilTechnology導向器,售價4300港元。

英國Mullion設計及生產的新款救生衣,內置的氣泡在拉動繩索後即時彈開充氣,即使圖中的重磅男士亦可浮起,每件售價約930港元。

英國Mullion設計及生產的新款救生衣。

可乘載6人的救生艇,售價7.8萬港元。艇內的救生設備均以圖畫作說明,好讓任可人均能明白及使用。

可乘載6人的救生艇,售價7.8萬港元。艇內的救生設備均以圖畫作說明,好讓任可人均能明白及使用。

不同的導航工具,包括量度氣壓器,售價1200港元;濕度量度器,售價400港元。

另一家海事博物館TheKon-TikiMuseum的模型,是海運業務尚未發展時期的竹筏。

挪威有不少關於海洋的博物館,其中這家NorskSjofartsmuseum將館內模型在此展出,以作招徠。

技師先在玻璃上刻上所需圖案,然後塗上顏料,最後放入烤爐內加熱,各款領帶夾、裇衫袖釦及鏈墜便造成了。

技師先在玻璃上刻上所需圖案,然後塗上顏料,最後放入烤爐內加熱(圖),各款領帶夾、裇衫袖釦及鏈墜便造成了。

大受參觀人士及參展商歡迎的人手製造玻璃恤衫袖釦,不但可作公司制服,更可用作贈品,供參觀者即場購買,每對售價數十美元起。

設計精巧的推動控制器,可用於25至35米長的遊艇及船隻,售價分別是3萬港元(圖)及1.3萬港元(右)。

設計精巧的推動控制器,可用於25至35米長的遊艇及船隻,售價分別是3萬港元及1.3萬港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