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昨乘美國杜指創11月新高,及中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即將落實而造好,一舉升破萬點關口,雖有沽壓,落後藍籌股仍備受追捧。不過,區內基金經理似未垂青港股,證券界對後市看法也有分歧,擔心無力上試萬一關。
恒指開市即裂口高開165點,惟高位回吐壓力增,上午沽盤將恒指壓低於萬點以下,但以歐資為主的好倉盤在午後力吸落後藍籌、電訊及地產股,將恒指推至全日高位10041.96,最終收10030.37,升168.09,創今年新高,成交增至105.24億元。現貨月期指收報10035,高水5點;成交17967張,未平倉合約82196張。
不過,港股似乎未獲亞太區基金經理垂青,美林證券每月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會將資金轉至香港的亞太區基金經理為-3%,較5月的「零」更差。全球調查也顯示,大部份基金經理已將手頭現金購買股票,平均現金水平僅6%,為過去兩年最低,並相信大部份股市已反映其價值。美林認為,此迹象提醒投資者對後市宜採審慎態度。
怡富資產管理太平洋區投資經理李鴻斌也認為,港股近日升勢主要由滙控(005)及中移動(941)等恒指重磅股份帶動,不足以反映本港經濟因素好轉,例如滙控主要因為市場看好其海外業務盈利。他指出,地產市道疲弱,地產股已不能成為港股上升的火車頭,即使中港簽訂緊貿安排,對推動港股作用亦不大。
申銀萬國香港聯席董事鄭家華認為,港、美股市數次破位上升都與歐元呈強有關,只要歐元一日高企,港股仍有機會試衝萬一關;但若歐元轉勢,恒指即會掉頭下挫。
另一新加坡資本證券經紀表示,過往港股每日成交高逾百億,滙控、中移動及新地(016)總成交都較昨日為多,加上已升到落後藍籌,似乎港股升勢已近尾聲,較早前的強勢國企股如馬鋼(323)、寧滬高速(177)等鋼鐵公路股亦見調整,投資者如仍要在國企紅籌股衝浪,選股必須小心。
電訊股昨普遍上揚,電訊盈科(008)升5.94%,收5.35元,但聯交所資料顯示,盈保(065)於6月12日進行一項場外期權安排,再沽空電盈5910萬股。
另外,證監會的雙月刊指出,經紀行在非典型肺炎爆發期間,交易額不跌反升,來自中小型經紀行的C組,4、5月平均每日交易額,分別較對上月份增長2.9%及37.7%;截至6月9日的6月份亦增長4.3%,顯示C組經紀行未受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