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繼續升浪,恒指亦突破了一萬點,筆者對恒指走勢早已投降,對藍籌股又沒有甚麼興趣,估計恒指如果再升,主力還只會是滙豐(005)及中移動(941)帶動,有興趣高追藍籌的話,仍應是向強者愈強的方向推敲。
筆者認為恒指中線難企現水平,但期指未平倉合約愈積愈多,挾倉活動太難估計何時了,寧願在轉勢後才出擊,他日一旦回落,頗有可能走勢會如升市一樣勢如破竹,現時沒有必要和市況對着幹。
恒指雖強,但近兩日二三線的氣勢卻稍減,與連串新股集資活動應有關係。人同此心,筆者也放軟手腳,反正現水平追入二三線股,安全感也不太大。雖然過去兩年新股質素參差,劣質股比例甚重,但今次招股的新股,有部份應有可博之道,經營歷史悠久又有品牌,而且中介人也會在連串爆煲案例後提高警覺,所以不必太介懷。
按照書本的理論,新股上市招股價一般會存在折讓,以吸引投資者認購,及反映新股較高風險的因素。可是香港情況卻有點不同,投資銀行定價往往相當進取,在市況利好的日子,為客戶爭取好價上市,卻相應令新股上市後上升水位有限,中外運(598)便是近期的例子,就算目前中資股如此強勁,中外運比招股價還只是高出2%左右而已。而早前曾經大跌,非關基本因素問題,主要是定價當日去得太盡而已。
幾隻新股中,筆者較屬意聯華及味丹(2317),但前者定價十分進取,後者嚴格而言也不算便宜,不過現金流穩定,又有明確的高派息比率政策,以股息率搭夠,招股價入市風險應不高,未必有太大上升空間,作為投資對象則不俗。以經營規模及歷史來看,應不似是另一隻令人大失所望的新股。
估計新股活動還會陸續有來,大圍而言,在早前雷厲風行、連串打擊活動後,應較先前兩年安全,因此值得個別推敲。另外,應留意新股掛牌表現,當大市升勢不繼時,新股通常較早提供警號。
最後筆者在6月28日的講座仍有位置,有興趣的讀者請盡早聯絡,以便筆者作出安排。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