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做淡友要加倍小心

理財智慧:做淡友要加倍小心

香港5月份的失業率上升至8.3%,再創歷史新高,反映在非典型肺炎的影響下,勞動市場供過於求的失衡。原則上,失業率創歷史新高,股市的反應應該是負面的;但結果昨天的恒指上升了168點,升幅達1.7%,而指數再次企在10000點之上,收市時報10030點。
以往每逢指數到了一個大位,交易所便會在交易大堂祝酒慶祝。但踏入後沙士經濟年代,各方面都以簡約為主,所以在電視上沒有了這些祝酒的片段。
失業率再創新高之所以對市場影響較少,是因為有關數字在市場上早已流傳,市場經已對此消息有心理預期,加上早前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增加就業及培訓的措施,都有助市場淡化相關消息。

是否轉勢考慮三點
現時港股成交每天增加至100億元以上,而且指數亦破了數個阻力位,原則上,港股仍有能力再上。自從10天與250天移動平均線出現了黃金交叉之後,恒指已企在交叉點9600點一段時間。不過,如要再確認港股升市是否真正來臨,由過往的下降軌轉為上升軌,還要多考慮以下幾種情況:
1.下一個更加有力的黃金交叉買入訊號,就是恒指50天線由下而上破250天移動平均線;
2.恒指能繼續企穩在10000點以上,時間愈久,轉為上升市的機會便愈大;
3.每日的港股能夠繼續保持高成交。例如100億以上。成交愈多,反映投入股市資金愈多,港股愈健康。
經過多年來的跌市(自亞洲金融風暴之後),說港股已見底而重拾升軌,現階段尚言之過早;但從各種技術指標來看,要做「淡友」便要加倍小心──港股後市實在不能看得太淡。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