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婉雯兩紀錄片下月播

謝婉雯兩紀錄片下月播

【本報訊】為紀念早前對抗非典型肺炎犧牲的屯門醫院醫生謝婉雯,基督教非牟利機構視博恩(中國),特別製作了兩套描述謝婉雯事迹的紀錄片《雨後彩虹》及《香港女兒》,期望在下月放映時,藉她的愛情故事及成長片段,鼓勵全港市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

深受父母翁姑愛戴
謝婉雯醫生的兩套紀錄片均得到其家人授權拍攝,片長達一小時的《雨後彩虹》,主要描述她與丈夫陳偉興的愛情故事,除當年兩人婚禮的感人場面外,謝醫生的父母、翁姑、好友及教友亦會細訴她生前點滴。
在訪問片段中,謝婉雯父親坦言最難忘女兒立志學醫的說話,「我要做醫生,我要救人。」母親則難忘她入院前的叮嚀,「唔使掛住我,最多二十一日我會返出嚟!」謝醫生家翁陳先生感覺兒媳的愛情「值得天下間許多有情人去效法。」家姑陳太最難耐得知媳婦病入膏肓的一刻,「我哋聽完醫生講,我哋都攬住喊,抱頭痛哭。」
至於另一齣片長二十分鐘的《香港女兒》,則會從謝醫生成長、讀書、工作、立志行醫及染上「沙士」後的最後人生旅程等方面,期望激勵年輕一代透過無私奉獻,活出精采人生。
謝醫生小叔陳偉中昨於記者會表示,兄長及大嫂在短時間內相繼去世,對家人來說「每一個消息都係沉重打擊」。
他不諱言家人仍需時間平復創痛,但盼望兩套紀錄片讓時下的夫妻及情侶們懂得及珍惜愛,並緊守自己生命中的崗位。

《雨後彩虹》中,謝醫生與丈夫生前的恩愛片段。 
馬泉崇攝

謝婉雯對生命的祈盼。

謝婉雯夫婦結婚一幕。

謝婉雯父親最難忘女兒立志讀醫救人的往事。 馬泉崇攝

謝婉雯母親仍惦記女兒叮囑自己不要擔心,最多二十一天就會出院的安慰說話。 馬泉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