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閱讀了一篇美國的經濟評論文章,筆者發現內容頗有趣,值得跟讀者一談。
股票市場常說「股市走在經濟之先」,即股市有預兆經濟的能力,假若股市經一段長時間下挫後,當股市止跌回升,則預兆經濟快將復甦。近期美股及港股已相繼從低位反彈,至今累積升幅已達20%,這是否暗示美國及香港的經濟快將復甦?
可是「股市走在經濟之先」這說法也有出錯的時候,例如反映美國500間藍籌公司的指數S&P500指數,在89年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前,當年S&P500指數上升了22%,假若股市真有預兆經濟的能力,則90年美國經濟應該不俗,但事實剛剛相反,當年美國經濟增長反覆下降,GDP由3.5%下降至1.8%。
此外,美股在99年亦上升了22%,但翌年美國經濟增長卻開始逐步減慢,GDP由4.1%縮減至3.8%。由此可見,股市走在經濟之先的講法,好像不大正確。那麼近期股市回升,又可否預兆經濟快將轉好?
在美國有40多年歷史的研究公司InvestorsIntelligence,每周皆會搜集全美百多份不同的美國股市評論(FinancialNewsletter),根據看好看淡的數目而製作出一牛熊比率(bulls-to-bearsratio)。資料顯示,近期美國的牛熊比率已升至3.6比1(咪搞錯,唔係1比99),即每1個看淡的人便有3.6個人看好。不講不知,各位切勿小覷這3.6比1,原來這是1987年春天以來最高水平。當牛熊比率升至一極高水平時,它便變為一相反指標,情況正如當市場大部份投資者皆看好時,便是股市快將到頂的時候。好像在1987年美國股災前,這牛熊比率亦升至一歷史高水平。
據美國以專門研究公司內部人士活動而著名的《VickersWeeklyInsider》,其編輯DavidColeman指出,近期美國上市公司的內部人士(Insider),例如公司高級行政人員、董事及大股東等,他們皆相繼大量減持,比去年同期上升23%。Coleman指出,從內部人士的沽貨情況來看,強烈顯示美國股市快將出現調整(Astrongindicationthatthemarketissusceptibletoasignificantretrenchment.)。
順帶一提,近期本港批股的上市公司中,不少確是來自大股東批舊股的,即大股東減持,其實這亦是一警戒訊號。
上述純是該美國研究報告的預期,與筆者無關。現時筆者仍舊無看淡後市,但已忍不住獲利回吐了,故各位好友不用寫信給筆者來嘈嘈閉了。
順應讀者要求,本欄每日盡量(盡量即不一定之意思)抽些篇幅來談一隻熱門股份。今日不如講一講馬鋼(323),近日其交投量頗大,炒風正盛,股價近日升破了2001年6月高位1.25元,昨日其高位1.31元更是1997年10月底以來的高位。附圖可見,14周RSI已升至87,圖中顯示每次RSI到頂回落時,亦是股價「快將」到頂的時候。通常這情況是股價出現最後飆升的階段,故投資者不要過早離場,以免錯過升浪,但必須嚴守止賺位,例如跌破5或10日線即考慮獲利回吐。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