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再不是茶杯裡的風波 - 程政

蘋論:再不是茶杯裡的風波 - 程政

在廣播事務管理局高調地向商業電台發出警告後,《風波裡的茶杯》節目主持人鄭經翰昨日起突然封咪,抗議當局扼殺言論自由。
《風波裡的茶杯》是受歡迎的Phone-in(烽煙)節目,由鄭經翰和林旭華主持,由於鄭經翰一向擺出咄咄逼人、「有殺錯、冇放過」的姿態,城中的達官貴人,少點道理在心,或者口才欠佳的,都最怕被他點中。但「你今早有沒有聽鄭經翰的節目?」則成為許多市民見面的第一句話,可見節目影響有多深遠。

廣管局警告商台
鄭經翰做節目的風格一直有爭議,今次出事,事緣他在四月底節目中,斥房屋署副署長劉啟雄是「狗官」,又猛烈批評當時極得民情擁戴的醫管局署理行政總監高永文,碰巧高永文含淚請辭,引起軒然風波。雖然高永文辭職不成,但投訴鄭經翰的人卻不少,最後廣管局一共接到一百五十七宗投訴,並於早前進行紀律聆訊。
第一次聆訊,結果是發出「強烈勸喻」,鄭經翰不服上訴,廣管局於是發出更嚴厲的––「警告」。主席馮華健指言論自由若影響到他人聲譽,是有限制的,不是沒有限制。
馮華健這個說法沒有錯,香港有誹謗法例,言論並非絕對自由。但是廣管局要去處理節目主持人的個人風格,這個就值得注意;而若廣管局主席給人的印象是針對某些人或某些媒體,那就更加令人擔心。
正如美國中國問題專家PerryLink(林培瑞)指出,香港的傳媒在回歸之後,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自我審查,新聞自由已經大不如前;可幸對批評當局仍不留手的電台「烽煙」節目,一直收聽率甚高,甚得市民聽眾支持,不料在《基本法》二十三條通過前,出現鄭經翰封咪事件,以示對當局不公平對待的沉默抗議,傳媒能不更加人人自危?

廣管局渾水摸魚
商台一直是敢言的商營媒體,除了鄭經翰,長壽節目《十八樓C座》和黃毓民主持的時事節目更不斷諷刺時弊,剛好商台的牌照明年到期,不知道政府是否要藉高永文的民望乘機施壓,也不知道誰想充當壓制言論的打手,找一兩個人祭旗。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香港今天還可勝過新加坡和上海,就是全賴擁有百花齊放的傳播媒界,鄭經翰對待高永文的做法,容或值得爭議;廣管局渾水摸魚對付鄭經翰的手段,更值得傳媒同業市民大眾關注。
這肯定不是茶杯裏的風波。
(圖)鄭經翰昨日封咪,抗議廣管局扼殺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