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臨時職位應加多1倍

曾淵滄專欄:臨時職位應加多1倍

前天,港府又宣布多一個製造臨時就業機會的計劃,動用7億元,製造3.2萬個臨時工作機會,連同沙士肆虐時的4億,共可創造7.3萬個臨時就業機會。
今日公布3至5月沙士肆虐期間的失業率,傳媒早已取得內幕消息,說失業率為8.3%,比上個月的7.8%多了0.5個百分點,這是創紀錄的數字。失業率愈嚴重,民怨愈深,這是每一個搞政治的人都懂的道理,要降低民怨的唯一方法就是創造就業機會,以金錢來購買時間,希望6個月後美國經濟會復甦,才真正創造長期正式的就業機會。
7.3萬個臨時就業機會足夠嗎?相對於估計中的29萬名失業者而言,是不夠的,我相信至少得再加一倍,達15萬個臨時就業機會,才能使香港社會有所振作。
對許多人來說,失業就失去尊嚴,失去自信心,前途一片灰暗。我相信,99%的失業者都會埋怨政府,如果11億能創造多7.3萬個臨時工作機會,為甚麼不做呢?解決赤字重要?還是解決民怨重要?更何況,經濟愈差,消費力愈弱,稅收也自然少了。稅收少,如何解決赤字問題?這只會造成惡性循環,倒不如勇敢花錢,多多創造臨時工作機會,以挽回消費信心。信心恢復,樓價才能升,才不會迫負資產者走向絕路,才能復甦經濟。經濟復甦,稅收也會增加,赤字就會消滅於無形。
我支持創造臨時工作職位,但不少論者,特別是工會領袖,都希望港府創造長期工作職位,我想這反而不好。若港府多創造長期職位,就等於擴大公務員規模,違反了小政府的目標,並為納稅人帶來長期負擔,及更嚴重的長期問題。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