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中央加緊推動下,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有重大實質進展,並定於本月30日簽訂,除容許香港「眾多產品」進口內地零關稅外,並准許16項服務業提前進入內地,包括最敏感的銀行、證券及保險業。
行政長官董建華昨日傍晚召開記者會表示,昨日早上與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到深圳與國務院港澳辦廖暉主任、商務部副部長安民會面。「在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吳儀副總理等中央領導人的關心下,經過雙方有關官員很努力地工作,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磋商已經取得重大的實質性進展。」
董建華說,目前雙方極接近達成一致意見,並定於6月30日在港舉行簽署儀式。
他已邀請中央領導人來港出席儀式,並參與特區回歸6周年慶典,正待中央決定。據了解,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正考慮來港,但可能無法抽身,只由以往掌管外貿的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出席。
董建華昨透露,協議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貿易便利化3方面。貨物貿易方面,他表示「有眾多的香港產品」將獲得零關稅進入內地的待遇。據了解,現時名單上約有4000種產品可以享受零關稅,包括珠寶、時裝、皮鞋、手表及光學產品等高增值產品。
服務貿易方面,董建華說有16個行業受惠(見表),最受關注的是銀行、證券、保險等3項金融服務。緊貿安排是基於「先易後難」原則商討,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較早時預計,貨物貿易屬易,服務貿易屬難,而服務貿易中以金融服務最難,預期會最遲達成協議。
另一個棘手問題,是「香港製造」以及「香港公司」的定義。董建華表示雙方會根據「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及目前的實際情況,採取了既有利規管,又比較靈活的辦法來作出相應的規定。」
被問及中央加快向香港開放,是否體恤非典型肺炎對香港的影響?及是否擔心其他省市會覺得開放速度太快?董建華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協議反映中央的關心和支持,給予經濟轉型中的香港一個全新起點。又指協議有助香港早日分享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