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近年不斷推出措施,鼓勵工廈轉型,繼早前容許市區工業地改為商貿地帶後,地政總署即日起實施,劃一工廈轉作其他非污染性工業或商業用途豁免書的收費,及將審批時間由7個月縮短至2個月。
業內人士指出,這可提高透明度及簡化程序,有助工廈轉型。但個別認為,所定收費略高。
地政總署助理署長(估價)吳恒廣表示,今次工廈轉用途豁免書劃一收費,但計算上並沒有任何折扣。申請者須要在申請前取得其他部門如房屋署、消防處及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批准方可。由於工廈地下、地庫及平台樓面的租值,遠高於其上樓面,針對主要使用該類樓面的是資訊科技及電訊業,政府早已定出一套標準收費,故今次的標準收費並不適用在該類樓面。
標準收費主要分短期或永久,短期以年計,永久則是一次過繳付一筆金額。另收費根據轉變後用途的性質,及可能帶來人流多寡而分兩組,人流多的如訓練中心及旅行社等收費較高。收費是以物業的內櫳面積來計算。
他指出,去年度有15宗待批申請,可即時採用此收費標準。違規使用中的工廈只要業主提出申請,該署會既往不咎。
九倉(004)助理董事黃光耀認為,申請程序簡化,劃一金額,可方便用家申請,估計會增加業主改變用途的興趣,並且減少工廈的空置率。
長實(001)執行董事趙國雄說:「有一公式都好」,以統一方法計算有關金額,透明度較高,行政方面亦較快。」
卓德測計師行執行董事陳超國說,新方案對整體工廈市道,未能產生實際幫助,以現時經濟環境,需求量不見得活躍,加上短期收費略高,欠吸引力。
卓先測量師行特許測量師黎玉燕指出,指引清楚,相信可以提高申請轉用途的興趣,但對乙及丙級商廈產生間接競爭。對於永久劃一收費,黎玉燕稱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