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會福利署長林鄭月娥為首的四位高官,帶頭成立護幼教育基金,籌得六千五百萬,有近萬名現職公務員已作出捐助,七十多名因SARS而受災的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受惠,好人好事也。
對於好人好事,筆者不想挑撥離間搞破壞,所以一直不作評論,現在大概一切已成定局,不妨一評,因為這類做法完全不符四朵金花的政務高官身份,其效果適足以令人以為她們在曲線倒董,特別是身為社署之首的林鄭月娥。
官僚辦事,雖然有一定程序,但作為社署之首的林太,要調動社署之內作為救急扶危之用的資源,區區幾千萬,不會沒有辦法。不這樣做,是否她的上司楊永強及董建華不予支持?又也許,她根本不想利用自己的職權,向上提議甚麼,反而聯同其他高官,利用她們已有社會關係,及署內同工的支持,不避專業與業務身份重叠的怪現象要另搞一個扶貧基金,政府沒錢嗎?也不欠幾千萬應用之錢吧!
近萬名公務員捐款,又是一種齊集的心態,筆者其實十分欣賞這種心態,這是說除了作為政權的管治機構一部份之外,公僕要尋找一個與政府劃分角色的身份,這身份是對社會的認同,卻非對政府的認同。
我們大罵的政府,現時已經縮窄為以董建華為首的三司十一局,其他的專業官僚,有意無意之間與他們劃一條無形的界線,大家服務的是港人,不是他們,不必一定支持。
有朝一刻這個班子下台,政府的政務一定可以正常維持。這是港人可以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