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甚麼都能抗拒,除了便宜。撿便宜正是香港人的特性。
這會子沙士鬧得兇,生意清淡,百物便宜,去英國的機票才二千五百塊。這原是上海機票的票價,實在便宜到沒的說,連鞋也不必穿,可馬上上機去了。
那年去歐洲,英國只是一站,光去過倫敦,急驚風似的亂闖了一天。還有點印象的是大英博物館和特拉法爾加廣場。朋友說Bath和劍橋風光無限,就只能耳食神會。這樣子跑馬看花跑地方,連花是紅是白也難看得清楚。可恨眼下抽不出空來,要不在英國無頭蒼蠅地胡亂瞎跑半個月,也夠意思。其實能在英國住上幾年,更有意思。英國人的語言、文化、民族性,當真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劇作家王爾德說過,在牛津唸書那幾年,是他平生最璀璨的一段日子。可以說,沒有牛津,哪有王爾德。
在牛津,他甩了他的愛爾蘭腔,學會了英格蘭人的說話藝術,用他字字珠璣的英語警句,反咬他們。「英格蘭只有兩類作家,作品沒有人讀的和不堪一讀的。」他這樣說過。
又挖苦英格蘭是偽君子的老家。偽君子都戴面具,大國的偽君子面具跟小城的有啥不同?花二千五百塊去看看倒值得,只因王爾德說:"Amasktellsusmorethana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