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燦長大了,需要更多「私貓空間」;決定把客房,改成貓房。
貓房,以易清理為宜,當然不能多雜物;貓,認為世上只有三物:食物,玩物和雜物。
雜物,是用來磨爪的,你從空谷裏捧回來一盆幽蘭,他不欣賞,就是雜物。
書架,最高那兩層要騰清,貓興到會在架上睡午覺;在書架上睡午覺,算是貓的文化活動。貓注重景觀,客房也面海,海邊還有個花團錦簇的迴旋處,阿燦白晝看車群轉悠,夜裏看酒店霓虹閃耀,看一輩子不悶;可惜沒窗台,要把一張小桌子搬到窗下,方便他登高望遠。
連浴室的客房,最合獨身的貓;向來不讓貓進客房,免得毛患蔓延;這大白燦偏愛跑到浴缸裏檢視,像個管房的,看人客有沒有留下跟他不一樣的毛。他喜歡,乾脆就把貓廁所擱在浴缸裏,每天吸塵,沙子就不容易讓他散播全屋。
人廁所添了貓廁所,大貓房,還得再置小貓屋;貓屋,讓貓有安全感,如果他覺得有危險,比方說,犯下彌天大錯,遭苦主追殺,他鑽進貓屋,等於過去賊匪潛入九龍城寨,英兵徒呼奈何;人和貓,有個不成文規定:貓屋,屬於三不管地帶;他佔了客房,貓屋,還得保留。
客房改變用途,豬朋要來,可以住酒店,不招呼了。貓不要見訪客,可以不出來;當然,還有一個好處:我惱他,免得在氣頭上要剮死他,也不讓他出來。相處,各有「私家空間」,就少禍端。
改天,還得請書法家學長寫幾個字:「貓房,請勿擅進。」為貓趕客,燦大爺該滿意了。 《人貓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