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善用移動平均線測市

理財智慧:善用移動平均線測市

港股在9680-9800點已經徘徊了一段時間,而市場的氣氛亦有轉好的迹象,散戶入市的頻率已見回升。不少散戶投資者均不禁提問,究竟現在入市是否安全?有沒有很大的下跌風險?
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問題是風險是大是小而已。就算在跌市,也有上升的證券(例如認沽證),所以在市況不明的情況下,市場上便有句格言,叫做「炒股不炒市」。

相交點有玄機
恒生指數在四月底觸及了8300多點低位之後,指數在短短個多月已上升了1300多點,升幅頗巨。問題是恒指的升幅能否維持?恒指的升幅究竟是一個短現象,還是一個較長久的趨勢?要解答這些問題,可以選擇用移動平均線作為指標。
如果要顯示股市的長遠走勢,可以用250天移動平均線。因為250天大約包含了一年內所有交易日的日數,而移動平均線的特性,是把短期股價波動剔除,反映指數的長遠(一年)走勢。
傳統上,每逢移動平均線相交,例如一長一短移動平均線的相交,便代表股市出現買賣訊號(或代表股市轉勢)。如果短的平均線(例如10天平均線)由下而上穿越長的平均線(例如250天平均線),便是一個買入訊號,顯示股市可能重拾升軌。因為移動平均線計算的日數愈多,移動平均線出現相交的機會便愈少,訊號便愈準確。習慣上,250天平均線出現的相交買入訊號會被稱為「黃金交叉」。對上一次的黃金交叉是在去年出現,但結果股市尚未形成升市,這便難免令人質疑移動平均線的測市效用。近期股市的10天平均線與250天平均線在9600點左右又出現的黃金交叉,這又是否代表港股重納升軌?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