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時候電視台也知道「卧底港姐」這一回事,但既然那是電視台和娛樂新聞界之間的一個遊戲,也就樂得如此。所以,那麼多年,也沒有哪個參選佳麗被揭發被開除的。
那也是個平和的年代,讀者和觀眾都特別心平氣和。只要可以看到港姐競選的消息和「內幕」,便已心滿意足。所以,做周刊的人到了那段時間,基本上只要把心思用在這件事上就行了。只要有一兩個「卧底」提供消息,一連七、八期封面就有着落,而且期期好賣。如此便宜好做的營生,在今天想來,真是匪夷所思,羡慕得人牙癢。
到了準決賽和總決賽那兩個星期,人們的情緒也進入了高潮。當晚電視台的收視一定高得不得了。街上的行人也明顯減少,眾多的周刊,也像賽馬一樣,在之前開出貼士,準決賽貼十五名,總決賽貼三名,並且會隨書附送表格,以便讓讀者在看電視的時候,模擬評判打分。
香港小姐既然強調「美貌與智慧並重」,問答環節事關重大。在正式比賽之前,她們會得到一份模擬的問卷。許多「卧底港姐」就將問卷交給周刊記者,然後由編輯部集思廣益,替她們將問題答圓滿,然後讓她們背出來。當她們在台上表現得充滿智慧,周刊記者也會有點沾沾自喜。
那是香港小姐最輝煌的年代,她們真的牽動過幾百萬香港人的心,以至到今天一說起香港小姐,我們的腦子裏總是跳出她們的樣貌和得獎那一刻的笑容和淚光。
我對那時候的港姐競選之所以那麼內行,是因為那時我在做周刊,經我手,派過許多卧底。(港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