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旅行社 出手相助 挽回信心<br>廣旅本地遊旅客可轉團

8旅行社 出手相助 挽回信心
廣旅本地遊旅客可轉團

廣東(香港)旅遊突然被清盤,把千名旅客的旅遊計劃打亂,事件亦暴露了港府大力鼓吹的本地遊原來毫無保障。當局要振興旅遊業,除門面工夫外,首要是要切實加強旅遊業監管,挽回旅客信心。 記者:麥志榮

【本報訊】香港旅遊業議會昨開始向受廣東旅遊結業影響的約一千名旅客提供協助,其中數百名外遊旅行團的旅客將可獲賠償或安排轉團,而一直不受保障的本地遊旅行團,也獲部份旅行社出手相救,可以減低損失,事件無疑暴露了近日盛行的本地遊不受保障的監管漏洞,旅遊業正研究將本地遊納入旅遊業賠償基金,但本地遊團費或因此增加。
旅遊業議會昨收到數十個有關廣東旅遊的查詢,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本地團的旅客不受旅遊業賠償基金保障,不可申請索償,但有八間旅行社自發接收廣旅在明日父親節出發的二百二十名本地遊旅客,旅客只須憑廣旅收據到康泰、關鍵、中旅、美麗華、永安、新華、星晨及油麻地等旅行社報本地團,即可作現金券使用,但不能兌換現款。

協助團友轉團出發
至於參加了廣旅外遊旅行團的數百人,可於下周一至周三攜同收據親往旅遊業議會,向旅遊業賠償基金申請索償,而議會正協助約一百名團友轉團出發,其中定於今早出發的肇慶團共二十四名旅客可照常出發,而本月十五日、十八日及二十二日出發的三團泰國清邁團,亦正在安排中。
康泰旅行社副總經理陳建鴻表示,廣旅事件對旅遊業有一定負面影響,各旅行社今次聯手接收部份廣旅的本地遊旅客,是為挽回市民對本地遊的信心,而涉及的旅費只是數萬元。
董耀中亦表示,非典型肺炎爆發後,本地遊人數大幅增長,議會會研究將本地遊納入旅遊業賠償基金的可行性,但由於目前不少本地遊是由民間團體主辦,監管上會有困難。
有旅行社則認為,本地遊若納入賠償基金範圍,每名旅客要徵收團費的百分之零點三印花費,但每一百元只收三角,影響輕微。

消委會接30宗投訴
消費者委員會表示,截至昨日收到三十宗有關廣旅的投訴,涉及金額為四萬四千多元,查詢個案共一百二十宗。消委會總幹事陳黃穗表示,買了廣旅車票及巴士套票的市民,將變成無抵押債權人,須按法律規定進行登記,要等清盤人計算完廣旅的財務,才知道可否取回車費,追討成功的機會視乎廣旅現有資產、所欠債務及債權人的數目。
陳黃穗亦認為,可以考慮將旅遊業賠償基金保障範圍擴大到本地遊,但需全盤考慮,因為有關建議或會增加旅遊團收費。
勞工處發言人表示,昨接獲三十三名廣旅員工求助,追討遣散費,該處會安排勞資雙方調解。
港府旅行代理商註冊處發言人表示,旅行社每年需向該處提交財務資料,該處不會評論個別旅行社的財政狀況,但廣旅今次申請清盤是商業決定,不涉及不正當手法,亦未違反有關法例;而董耀中亦指出,過往未收過涉及廣旅的旅客投訴,加上廣旅母公司背景雄厚,事件實出乎意料,旅遊業會加緊留意行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