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政府企業 回歸後無運行<br>廣東旅遊蝕清光執笠

粵政府企業 回歸後無運行
廣東旅遊蝕清光執笠

正當廣東省與香港政府聲言會聯手復甦兩地旅遊業之際,廣東省政府旗下廣東旅遊(香港)宣布放棄在港搞旅遊生意。除因回歸後爆發金融風暴令投資失利外,經營環境又日漸惡劣,過去每個香港遊的旅客可以有二千元利潤,現在只能賺二十元。廣旅在港的六家分行昨天即時被接管,七十多名員工飯碗打碎,估計約一千名報了團的市民可能無法成行。這家有二十二年歷史,專辦內地客港澳遊、香港一天遊及代售車船票的老牌旅行社,將成為歷史。 記者:羅綺萍、陳健文、周燕芬

【本報訊】這是非典型肺炎肆虐以來,首家倒閉的香港旅行社。廣旅母公司廣東控股董事總經理李文岳昨晚在記者會上說:「廣旅再支持下去,對我們,對市民都沒有好處。」他表示,廣控累計已投入二億六千三百萬元,以維持廣旅的運作,但廣旅長期流血不止,二○○○年至二○○二年的虧損合計已達一億三千六百多萬元,今年一至四月再虧蝕超過一千萬元(見表),資不抵債金額達二億六千萬元,故廣控前日決定放棄再注入資金。

團費日降「冇啖好食」
廣旅在回歸後投資失利,整個集團亦陷入困境,被迫要重組。本業方面,自從內地開放經營權後,有權辦香港遊的旅行社數目大增,團費日降,甚至有人以零團費搶客,導致業界「冇啖好食」。至於沙士爆發,粵港兩地被世衞列為旅遊警告地區,生意完全癱瘓,員工也被迫放無薪假期,也是廣旅決定放棄的原因。被問及廣旅六間分行昨日仍繼續收客,應如何處理?李文岳只表示昨午才收到清盤通知,已即時採取行動,至於旅客的安排,則由臨時清盤人處理。
李文岳昨天分析廣旅三大死因:一是前管理層在九八年十二月集團重組前,在海外投資及貿易出現累計約四億元的虧損,二是金融風暴後廣旅在香港的酒店及物業大幅減值,令廣旅九九年開始資不抵債。

港澳遊壟斷地位不保
最重要的死因是廣旅以往的盈利來源「港澳遊」的壟斷地位被打破,由原來只有四家旅行社專營,增加至去年的六十八家,令團費出現割喉戰,經營毛利由高峯期的人均超過二千元,下跌至今年初低於二十元,對廣旅造成沉重打擊。
李文岳又稱,廣控為廣旅救亡,已將員工人數由二百人減至七十二人,並將分行數目由十四間減至六間,同時開辦新團,包括近期流行的香港一天遊,並出售非核心資產,包括廣旅賓館、伊榮閣及新國泰酒店等,套現三億八千萬元,減輕債務及利息負擔。
不過他說:「新業務的孕育期長,廣旅適應不到市場巨變(非典型肺炎的衝擊),我們看不到有甚麼光明前景。」
至於由高院委託的臨時清盤人呂禮恒昨在記者會上,不肯透露申請將廣旅清盤的單位名稱。他表示,廣旅及兩家附屬公司有不同的清盤安排,其中廣旅的本地一日遊旅行團,由於不屬於香港旅遊業議會賠償基金保障範圍,全部不能成行,旅客要自行申請追討債權,業內人士估計約一千名旅客受影響。
至於境外團則獲旅遊業議會「救團」,其中今日出發的泰國團,約三十名已報名旅客可以成行。廣旅屬下的廣旅運輸則會全部停止服務,約三百名乘客受影響;有豐旅運則因為財政獨立,故校巴及村巴服務可以暫時維持。

廣旅經營大量本地團,相信受影響旅客很難獲得賠償。

廣旅六間分行共約七十名員工受結業影響。

廣旅臨時清盤人呂禮恒表示,昨午五時才接手,很多資料仍未掌握。 劉耀輝攝

廣東控股董事總經理李文岳(右二)表示,廣旅長期流血不止,難再支持下去。 司徒世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