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僅一秒間,要關懷身邊人」<br>音樂家獻妙韻頌英雄

「生死僅一秒間,要關懷身邊人」
音樂家獻妙韻頌英雄

沙士爆發,一名在英國生活的香港醫生毅然趕回香港,義務投身沙士病房工作。他跟鋼琴家羅乃新說:「屋企人有事我會好緊張……香港發生咁大件事,我點可以唔返嚟?」深受感動的羅乃新,今晚與多位本地音樂家、藝術工作者及醫生,將以音樂表揚在「非典」戰役中犧牲的前線醫護人員。但願在愛與關懷旋律中,一場瘟疫會轉化為祝福。 記者:冼麗婷

【本報訊】非典型肺炎在本地鋼琴家、電台音樂節目主持羅乃新看來,是香港人一個醒覺,「死亡係唔會等你……所以我哋要積極,要立即去關懷身邊嘅人。」圍繞在她身邊的至親好友,有兩名努力關懷病人的醫生,也有五名身患癌症的病人,令她對生命有更深的看法。她相信音樂可以帶給人積極的感染力,令人找到內心的平靜及安穩。

劉詩昆表演鋼琴獨奏
今晚在文化中心舉行的「彩虹行動.抗非典音樂晚會」,多位本地音樂家及藝術工作者均會參與,包括羅乃新與香港著名作曲家倫永亮雙鋼琴合奏巴哈的《人類喜樂的泉源》;鋼琴、琵琶雙演奏家孫穎以鋼琴及琵琶演奏《城裏的月光》、劉詩昆鋼琴獨奏多首名曲等等,著名指揮家葉詠詩則擔任音樂主持。
他們希望透過音樂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激,帶出港人在非典悲痛中同心、不屈的精神;同時,也希望籌募一百萬元善款成立獎學金,紀念在「沙士」戰役中犧牲的前線醫護人員。

「醫生哥哥」返港抗炎
七八年從英國回港發展,曾參與推動音樂普及化工作的羅乃新,大女兒在大學教授音樂,母女兩人都與醫生有緣:她的丈夫是私家兒科醫生,女兒的男朋友,也是一位前聯合醫院的醫生。
沙士爆發期間,女兒的男友身在英國修讀課程,知道香港人在毫無經驗下面對沙士戰役,他感同身受,毅然趕回香港,自願義務投身聯合醫院的沙士病房工作兩星期。
羅乃新在電台節目中訪問他,只稱呼他為「一位哥哥」。這位哥哥說:「平時屋企人有事,我會好緊張,一定makesure佢哋冇事。香港發生咁大件事,我點可以唔返嚟?」
醫生哥哥現在已到了印尼替無國界醫生當義工去了,羅乃新對他的行為「好感動」,認為他肯冒險進入沙士病房工作,已經完成醫生應有的使命,「醫生係要救人,佢係冇諗自己,如果佢諗自己,就唔會返嚟。」至於她的醫生丈夫,亦繼續醫生的職責,夫妻兩人,更懂得珍惜對方以及親友。

孫穎為殉職醫護心痛
在沙士爆發期間,羅乃新患癌病的舅父病重離世,「原來生同死,只係一秒之間嘅事。」此事令她深刻明白,奪命「沙士」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其實,每一日都有人更悲愴地離開。」她身邊仍有四位至親好友,正受着癌魔的煎熬。沙士提醒她,死亡不會等人一秒鐘,所以,她重新安排生活的優先次序,盡量關懷身邊患病的朋友,「唔得閒去探佢哋,就打電話。」
死亡令羅乃新更認識生命,「我哋每一日可以存在,已經是一個奇迹。」
另一位音樂會演奏者孫穎表示,過去兩個多月,每次見到有醫護人員去世,心就會「好痛」,她在音樂會中彈奏的《城裏的月光》,寓意了一種圓滿的希望,「若果人心裏有呢種圓滿嘅感覺,就可以慢慢從困難裏面走出嚟。」

孫穎

劉詩昆

倫永亮

葉詠詩

汪明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