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 財富縮水<br>港富翁人數減8000

經濟不景 財富縮水
港富翁人數減8000

【本報訊】兩間跨國投資公司發表全球財富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本港共有三萬五千名擁有超過一百萬美元(約七百八十萬港元)流動資產(不計算物業價值)的百萬富翁,較去年減少八千人(即百分之十八點六)。有經濟學者分析,除了本港經濟因素影響之外,港元與滙價持續偏軟的美元掛鈎,也影響港元資產的相對價值。

非洲亞太增長最高
美林證券及凱捷安永顧問昨日公布去年全球財富報告,以每名富翁擁有超過一百萬美元流動資產計算,亞太區及非洲的百萬富翁人數增長全球最高,達百分之四點九,其中亞太區富翁人數達一百八十萬人,財富達五萬七千億美元,當中中國大陸的富翁人數達二十一萬人。整個美洲區則錄得負增長,北美及拉丁美洲分別減少百分之一點九及百分之三點六。歐洲區富翁人數及持有財富仍為全球最多,分別有二百六十萬人及八萬八千億美元,分別增長百分之三點九及百分之四點八。
若按全球數字計算,百萬富翁人數去年增長百分之二點一,達七百三十萬人,增幅較前年少。前年增幅為百分之三。
他們持有的總財富達二十七萬二千億元,增長百分之三點六。報告解釋,去年經濟持續困難,全球股市下跌,對財富增長構成影響。
該報告研究了五十九個國家及地區的情況,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提供的統計數據,估計各地的整體財富及財富分布情況,配合經濟學上的羅倫斯曲線估算,因而得出擁有一百萬美元以上資產的人士數目。計算的財富包括股票、債券、基金及貨幣,但不包括物業。

美元下跌拖累港元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認為,亞太區富翁人數整體增加,本港卻反而下跌,相信是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所致。
由於去年美國經濟持續不振,加上去年中開始美元滙價逐步下跌,令持有港元資產的價值相對其他地區減少。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助理教授麥萃才亦指出,本地經濟基礎未改善,表現較亞洲四小龍的南韓及新加坡差,影響財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