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國企估值開始提升

英之見:國企估值開始提升

國企股昨日出盡風頭,雖然大家已見慣這些股份大起大落的場面,但整體而言,過去兩年的大趨勢是向升,不少股份股價突破後曾有大幅調整,走勢卻是一浪高於一浪。
普遍而言,國企股比以往重視了投資者關係,而且加強了派息回饋股東,這股潮流及資金流向,對散戶絕對是好事,因為他們一般特別鍾愛中資股,原因之一可能是投機味濃,但爆煲率遠較一般二三線為低,亦會令人信心較強。
不過散戶喜愛買賣國企,卻尚未足以令國企估值跳升至藍籌級數,政策風險固然有影響,以往升銳退速的形象太深刻,亦是無法進一步的原因。現時國企股估值開始拋離一般二三線,是合理的現象,長遠而言,國企可能高處仍未算高,只是根據以往經驗,幾乎必有大幅調整,因此是否追入,是見仁見智,如果不怕出現兩三成回吐而夠膽長線持有,現時入市亦未必太遲。
至於過去國企波幅大,除了捧場客短線為主之外,老牌國企多是周期性股份,例如石化股及鋼鐵股,盈利頗受商品價格上落所左右。其實國企股的重估浪潮,在盈利相對穩定的電力股及公路股中早已出現,現時輪到周期性股份發威,商品價格走勢利好外,這些股份估值一向不如海外股份,估值跳級亦有幫助。

粵投仍可一博
國企股強勁,紅籌股卻因業務太散,不合投資潮流而原地踏步,有一批紅籌,在過去的投資或者經營成績,又的確令人難以有信心。筆者認為仍可一博的,會是單是供水業務已足以支撐股價的粵投(270),以往形象太差,所以重估過程相對下已算慢。在目前市勢,唯一迎戰方法是分注吸納,否則一旦跟隨市況調整,心理折磨並不易捱,保留加注的彈性會有助減低壓力。
尚有少許篇幅,筆者在本月28日下午會舉行一場投資講座,有興趣者請電郵聯絡,又或者傳真至2532-0071。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