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衞戰:<br>炭疽非小童獨有牛羊是元兇

健康保衞戰:
炭疽非小童獨有牛羊是元兇

這邊廂SARS剛剛話穩定,那邊廂炭疽病又匆匆殺到!而且一嚟就以腸炭疽奪去一名2歲男童性命。翻查舊帳,過去20年來本港曾發生3宗炭疽病例,而最近94年的一次,亦是腸炭疽奪去一名13歲男童的性命,莫非小朋友特別容易受炭疽病菌感染?

記者:朱崇德
逢星期一至五刊出



牛羊炭疽自然宿主
對於好多人來說,對炭疽病的認識,可能始於01年的美國炭疽郵件事件,所以每提起炭疽病就好易令人聯想到生化武器襲擊。據香港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陳基湘副教授稱,炭疽病其實是由炭疽桿菌引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這隻病菌一直為大自然間所固有,至於其最常見的「自然宿主」為羊及牛隻,呢種疾病亦通常會發生在牠們身上。不過亦可感染人類,基本傳染途徑,可分為直接接觸的皮膚感染、吞服式的胃腸感染和吸入式的肺部感染。

小童非高危一族
家庭醫生關嘉美稱:「感染炭疽病的機會率,基本上不會因年齡而有差別,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感染,至於對上一次和今次的腸炭疽事件,患者同為小童,絕對純屬巧合。」「美國截至2001年為止,從未發生過腸炭疽病例(皮膚感染95%、肺部感染5%),所以這次腸炭疽事件,實屬一次罕見事件!」「暫時尚未有完全淨化適合人體使用的炭疽疫苗,所以預防方法應從衞生的飲食習慣着手。」
陳基湘副教授認為,公眾不應為一個罕見病例而表現出太大驚慌;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大家亦必須提高警惕,搞好個人衞生,不可完全置身事外!

黑血污染土壤河流
近日大家睇報紙上最大的謎團,都可算是炭疽病菌竟然可以在泥土上存活10年之久,令人感到危機四伏;不過炭疽病的主要病源,一般都要經由它們的自然宿主——患了炭疽病的牛或羊隻,所流出來的帶病菌黑血污染四周的土壤及河流所引發,據陳副教授表示:「炭疽病多發生在以務農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一般情況下與活牛、羊一齊生活的牧人才算高危,即使賣牛、羊肉食生意的都很少機會受到感染。現時香港從事牛、羊畜牧業的人為數不多,所以今次事件,實屬罕見!」

炭疽病預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

2 處理食物前須徹底洗手。

3 徹底洗淨及煮熟食物後,方可進食。
(炭疽菌需在100℃高溫下5-10分鐘才死亡。)

炎夏熱門腸道疾病
由於小朋友體弱及抵抗力較差,其實一般細菌性食物中毒及霍亂等,都是小孩在踏入暑天後最容易中招的疾病。

金黃葡萄球菌
經常在人的咽喉、鼻腔、皮膚、頭髮和傷口上都可以發現,但基本上不會引致任何身體不適;但當吃下金黃葡萄球菌,並引致食物中毒時,便會造成急性嘔吐、腹瀉、肚痛及有時會有虛脫的症狀。

高危食物
食物在沾染了金黃葡萄球菌後,會馬上迅速繁殖並產生毒素,這類細菌最容易在那些毋須翻熱食物上繁殖,並致食物中毒!最易受污染的食品包括糕點、雪糕、奶及奶類製成品、蛋製品。

霍亂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的傳染病,潛伏期一般由數小時至5天不等;病徵包括有腹瀉、嘔吐及排出大量水質糞便,以至嚴重脫水,情況嚴重者可致命。

高危食物
一般貝殼類海產,多生長於水中,並以過濾海水微生物作食物,因此極易沾染霍亂病菌,所以去東南亞一些霍亂肆虐的地區,海產貝殼食品,一定要完全煮熟。

沙門氏菌
通常可以在動物和人類的腸臟發現這隻病菌,潛伏期約在6至72小時(一般在12至36小時後病發),病徵為惡心、發燒、肚痛、腹瀉及有嘔吐症狀,當病徵出現在老人及幼兒時,一般會較嚴重。

高危食物
最易受污染的食品包括:肉類及肉類製成品(例如燒味、鹵味、鵝腸等),至於傳播途徑一般為食物未經煮熟,將沙門氏菌從動物傳入人體。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常見於牛隻等溫血動物的腸內(潛伏期3至4日),它會釋放一種強烈毒素,導致人體出現水瀉、帶血腹瀉、發燒、腹絞痛及嘔吐;情況嚴重時,更可能併發急性腎病,5歲以下兒童出現該等併發症風險較高,若治療不當,可能會致命。

高危食物
病菌可通過受污染的食水或進食未熟透的食物而感染,飲用或進食未經消毒的奶類、芝士、蔬菜、果汁及乳酪,亦有機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