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租居屋公屋富戶保戶籍

市值租居屋公屋富戶保戶籍

【本報訊】房委會考慮以「一石二鳥」方式解決約二萬個居屋單位空置問題,當局構思以市值將有關單位租予公屋富戶,既可取消對富戶資助,富戶又得以保留戶籍。不過,有地產代理批評房委會此舉是與民爭利,「將啲客攬晒上身」。

房會「蝕到喊」
消息人士透露,房委會早前曾將一批位於天水圍、青衣等新簇簇的居屋單位轉售為租,但礙於現時法例規定,租金佔住戶入息中位數不能超過百分之十,結果「蝕到喊」,加上現時房委會財政緊絀,有需要開源,除考慮將現有空置的居屋單位給予政府作公務員或紀律部隊宿舍外,現正考慮向公屋富戶「埋手」。
他指出,若房委會不是被租金法例「綁死」,便可將居屋立即轉為公屋出租,否則即使居民入住時是以中位數百分之十五至十八點五租住,三年後亦要將它降至百分之十水平,而近年新落成居屋不少,必須要以合理水平出租,合理水平的租金必會超逾法例規定的租金中位數百分之十。
消息人士又說,房委會面對龐大財政壓力,長遠是有需要改變房屋條例對公屋租金的掣肘,令租金有上調空間,否則房委會要不斷補貼公營房屋開支。
現時房委會政策規定公屋戶住滿十年便要接受入息審查,超過限額便要支付額外倍半至兩倍租金,繳付額外租金滿兩年後要接受資產及入息審查,超過限額便要支付市值租金,而繳付市值租一年後經濟情況依舊,便要遷出公屋。
房委會委員陳家樂昨在房委會大會會議上表示,上年度房委會有十二萬公屋富戶,但房署中央調查組人手不足,只可抽查其中四千多戶,結果發現有一百八十戶虛報資料,若能增加人手抽查更多住戶,才不致公屋資源被濫用。

被轟與民爭利
中原地產代理研究部高級經理黃良昇批評房委會與民爭利,有能力繳交五、六千元市值租的公屋富戶應該轉投私人樓宇市場,才符合「孫九招」中協助救市的政策,現時當局有自打嘴巴之嫌,他建議將所有居屋單位售予私人發展商。
另一房委會委員王坤則認為有關構思「好難接受」,除非政府收緊富戶政策,否則沒有誘因要他們用市值價租住這些居屋單位。他又批評政府為搵錢,竟不惜改變房委會不牟利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