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十二年歷史的廣東(香港)旅遊壽終正寢,真正的死因,是內地企業由政策主導,變成商業主導。
廣東省與香港的旅遊業均受到非典型肺炎的沉重打擊,世界衞生組織於五月二十三日同時撤銷廣東省及香港的旅遊警告,兩地政府即時聯手推廣旅遊,希望這項影響兩地經濟的第三產業早日復甦。
正在這關鍵時刻,直屬廣東省政府的窗口公司廣東控股(前稱粵海企業),卻宣布放棄這塊二十二年的金漆招牌,任由廣旅被債權人申請清盤。廣控膽敢出現這種「反政府」行為,可見這家窗口公司已不計較「面子」,變成真的「在商言商」。
廣控本身也是「一屁股的債」,但近期的財政狀況已有改善,董事總經理李文岳透露,截至今年五月底,集團已償還了一百零三億元的債務,比原定計劃的二十三億元,提前償還了八十億元,在這樣的條件下,廣控卻不肯再填廣旅這個兩、三億元的債務缺口。
正如李文岳所言,放棄「輸血」是因為看不到廣旅的前景,廣旅的命脈是「港澳遊」,以往由四家旅行社壟斷,現時則有六十八家旅行社「爭食」,由以往每名旅客可賺二千元,到現在只賺二十元。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同時,注定一些「受保護動物」要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