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圈流傳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與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換位」的故事。
據聞,當董建華邀請馬時亨加入他的董班子擔任問責局長,董建華並沒有明確告訴馬時亨,究竟安排他做哪一個局的局長。於是,馬時亨私下向官場好友打聽。官場好友告訴馬時亨,當時只剩下兩個局長位置仍懸空,一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另一個則是民政事務局。所以,馬時亨一度以為自己有可能擔任民政事務局局長。
講故事的政圈中人有以下的註腳:馬時亨未加入政府之前,擅長公關,由他擔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也無不可;但何志平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就……太有想像力了。
聽故事的人,如我,則有一個疑問:為甚麼每個問責局長都以為自己是「阿董最後找的問責局長」。除了李國章公開講過董建華很早就邀請他出任問責局長,早至去年農曆新年前後;其他問責局長,大部份私下都有跟人講過:「董先生很遲才找我。」
偏偏,圈中人又不相信董建華很早已經邀請李國章出任教統局局長。大家很清楚,董建華起碼找過羅范椒芬、王䓪鳴……王䓪鳴私下跟朋友說,她推辭的最大原因是,她知自己不會做特首。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