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總部 看藏書拍賣
全球最大拍賣行
擁有超過250多年歷史的蘇富比,創辦人SamuelBaker憑着拍賣書本,將一家寂寂無名的書店,擴展成每年營業額超過3億美元的全球最大拍賣行——這正好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新演繹。作為採訪蘇富比總部的首家香港傳媒,除了拍賣會之外,我們更拍攝了總部內貌,讓大家一睹這家「黃金屋」的風采。
在18世紀中期,歐洲各大小圖書館為擴張收藏量,四出找尋書本,原為書商的SamuelBaker看準這個機會,開展了書本拍賣生意。
自由進出參觀
當然,到20年代後,油畫及其他古董藝術品,已取代書本及文獻,成為蘇富比最重要的拍賣項目。
去年在這裏售出的MassacreoftheInnocents油畫,成交價高達4950萬英鎊(約6.3億港元),創了英國拍賣活動有史以來的最新成交紀錄。
正如蘇富比的發言人所說,任何人一聽到蘇富比的名字,都以為這是一家只有富裕人家才可入內的拍賣行。事實上,蘇富比就像一個公眾博物館或畫廊,每個人都可自由參觀。只有參與拍賣競投,必須事先登記,純參觀拍賣過程,並不會遇到阻撓。
數千萬元名畫
這所全球最大的拍賣行,受到全球經濟放緩打擊,加上歐美法庭的反壟斷法罰款,令業績連續3年錄得虧損。管理層積極削減開支,並出售紐約總部物業,以求早日令公司轉虧為盈。
即使如此,蘇富比在拍賣行業中的江湖地位,始終無人能挑戰。今年7月蘇富比將拍賣一幅屬於著名畫家Rembrandt的自畫像,這幅估值400至600萬英鎊的油畫,被收藏了300多年後才被意外發現;Rembrandt的自畫像油畫全球共有4幅,賣家揀選蘇富比拍賣此畫,原因不言而喻。
記者:梁詠欣


畫家ThomasRowlandson筆下的早期蘇富比拍賣會情況。

先不說拍賣品,就算宅內的設施也不弱,這盞吊燈便是一件古董藝術品。

這個象牙拍賣槌由蘇富比拍賣行成立(1744年)沿用至1837年才榮休,是蘇富比的珍藏。

其中一個展覽室設有天窗設計,令展品可在天然光線的照射下展出。

專供大型拍賣舉行的拍賣室,可容納100人以上,去年2幅重要油畫MassacreoftheInnocents及Nympheas,就是在這裏拍賣。

拍賣官叫價後,電視價錢牌會即時登出價錢,並即時兌算成其他外國貨幣,方便競投者承價。

坐在一旁的電話交易員,代表不能親身出席拍賣會的買家參與競投。

拍賣會舉行過程:先由工作人員舉起拍賣品,拍賣官會對拍賣品作出簡短描述。每次拍賣官叫價後,室內一角的電視會即時登出價錢。除現場競投外,尚有電話競投、網上競投,蘇富比有專人代勞。

工作人員會舉起拍賣物品,讓準買家清楚看到現正拍賣的物品。

所有拍賣品預展歡迎公眾人士自由進入參觀,有意競投者須登記及獲發競投牌,才可參與競投。

JohnWilkinson在1861年Sotheby家族最後一名成員離世後接管拍賣行,並改名為Sotheby,WilkinsonandHodge。

始創人SamuelBaker的姪兒JohnSotheby繼承了蘇富比,其後Sotheby家族打理了拍賣行80多年。

這件藝術品是甚麼來頭?其實它是總部內其中一道門上的門柄。

今年7月蘇富比將拍賣全球僅得4幅的Rembrandt自畫像,估價400至600萬英鎊(約5100至7660萬港元)。 蘇富比圖片

這艘相信是1810年製成的模型船,將參與6月在倫敦舉行的海洋藝術品拍賣,估計售價90至127萬港元。

已故芬蘭畫家HeleneSchjerfbeck的油畫初稿,估計成交價320至450萬港元。

19世紀歐洲油畫另一拍賣品,丹麥畫家ViggoPedersen的ASwineHErdinanItalianLandscape,估計成交價12至19萬港元。

Jean-LeonGerome的InterieurGrec.LeGynecee,將於本月倫敦舉行的19世紀歐洲油畫拍賣中拍賣,估計成交價約500至750萬港元。

位於倫敦NewBondStreet的蘇富比總部,於1917年遷入,已有86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