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心得:投資者大都嘗試過,當自己所持的股票突然被不利消息困擾時,內心十五十六,既不願相信這些消息是事實,又不斷找藉口否定這些消息,以致分析能力大大減弱的滋味。
近日有一本財經雜誌和我做了一個訪問,當中談及我最成功的投資,包括1991年在低位吸納我的愛股滙控(005),以及2001年年底時以$0.275入股5%冠華國際(539),以昨日的收市價計算,帳面盈利達十倍。有投資者看到這文章後,便很不高興地問我,為何在我的文章中,只談滙豐控股,卻從來不談冠華國際,令他們錯失了賺取厚利的機會。
看見他們怒不可遏的樣子,真的令我啼笑皆非。第一、入股冠華國際一事,我早作申報,市場不少投資者亦早已知道,我從來沒有刻意隱瞞;第二、由於我已入股冠華,如果再在我的專欄中談論冠華的業務、質素和前景,似乎有欠說服力,因為「賣花者定必讚花香」,而且這亦有違我的原則──就是除了藍籌股外,其他我持有的股份,我都不會作出評價。冠華國際亦不能例外。
可是,近日有不少分析員高談闊論,高調地分析自己所持的股票好與壞,以致有些投資者建議我不必太過墨守成規,應持開放的態度去評論自己所持的股票,與時並進,讓投資者有機會跟隨我的投資方向,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
無可否認,近日有部份分析員高調地談論自己所持股份的表現,甚至參加所持股份的股東大會,確是引來不少迴響。但與此同時,我發現股神畢菲特透露已入股中石油(857)後,卻從未評論中石油的表現及自己對中石油的期望,但投資者仍可以自己作出分析。至於最後有否跟隨畢菲特吸納中石油,則是他們自己的個人決定。因為每個人所能承受的風險均不同,是否追隨應視乎個人而定,不應由已入股者不斷吹噓來鼓動。最後中石油的表現確是十分理想,投資者亦因自己的決定獲得合埋回報,這個發展明顯更為健康,亦加深了我堅守不對自己所持股份作出評論的信念。
投資者大都嘗試過,當自己所持的股票突然被不利消息困擾時,內心十五十六,既不願相信這些消息是事實,又不斷找藉口否定這些消息,以致分析能力大大減弱的滋味。因為總沒有一個投資者會相信自己所持的股票質素不佳,而且亦不會有投資者願意「唱衰」自己所持的股票,我自然不會是當中的例外。故此,為了讓自己所作出的評論是真正客觀,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我都會繼續這個堅持,不會評論自己所持的股票。不過我仍然會對我所持的股份作出申報。至於投資者應否跟隨我作出吸納,則由投資者自己分析,尤其是在大家未作出吸納前,思路絕對會比我清晰,可能從而發掘出我所持的股份的不利因素,作出比我更正確的投資決定。
記着,每個人的背景均不同,無論聽取了多少建議、參考了多少人的投資方法,最終還是要加插自己的分析。這樣的投資,才可望獲得佳績。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