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列根一九八○年代在國際舞台叱咤風雲,跟美國冷戰時代大敵、他口中的「共產邪惡帝國」蘇聯大鬥法,在電影《星球大戰》的啟發下,終於在八三年把「星戰」計劃出台,要把軍事競賽鬥上太空,壓倒跟美國一樣有核彈但國窮的蘇聯。
「星戰」計劃原名是「戰略防禦計劃」,美國要研發在太空設立導彈防衞網,向太空發射四千枚激光衞星,築成一道激光防禦網,以高能量激光武器截擊來襲導彈;不但要防禦,美國構想的太空防衞網還可攻擊敵國設施。
針對蘇聯的「星戰」計劃,當年是十畫未有一撇已叫蘇聯破膽──蘇聯自知沒有錢作太空軍事競賽,只好跟美國簽訂裁減戰略武器協議。但即使大敵蘇聯已化為歷史塵埃,「星戰」計劃也因成本太高、技術太先進而被老布殊政府擱置,但美國國防圈對「星戰」計劃念念不忘。
喬治布殊政府築構戰區和國家導彈防衞盾計劃,就被叫做「星戰之子計劃」。如今,美國要把太空軍事化,取得太空軍事優勢,發展太空武器,老師爺顯然又是列根的「星戰」計劃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