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匯市只宜「放長線釣大魚」

投資論勢:匯市只宜「放長線釣大魚」

哎,又是一次令滙市失望的八國高峯會議!
筆者之所以這樣感觸,實在是希望上周末剛過去的G8峯會,會跟過去十年無論是G7或G8的首腦或財長會議有點不同,會給滙市明示方向,亦令各種貨幣再起波瀾,為整體滙市帶來一點生氣。筆者有以上的憧憬,或多或少是因為布殊總統在出席今次峯會前,比從前都更高調地大談支持美元強勢,實在與現時滙市一般的看法,及財長斯諾早前的暗示大大不同。再加上近期歐洲的財金官員大多表示歐元強勢對歐洲有百利而無一害,筆者遂暗忖美元及歐元的強弱,有機會成為今次峯會的重要課題,而會後的聯合聲明亦會因而比較明確強硬,對滙市所產生的「化學作用」,亦會相對增大。

G8未帶出方向
可惜事與願違。峯會後的聯合聲明對各國貨幣輕輕帶過,只用了「貨幣的價值應由市場自行決定」這句老生常談字眼。而各國首腦會後對自己的貨幣竟然封口不提,只有法國總理希拉克稍微對歐元近期的強勢表示不滿。在如此無新意的「結局」下,滙市當然沒有受到刺激,美元於是慢慢繼續下跌,歐元、英鎊、澳元及加元亦順利地重回高位。
回想起八十年代,「G7」高峯會可以說是參與滙市的投資者的尋金樂園。當時會後的一句關乎滙市的聯合聲明,又或是任何一國財金官員的一些個人意見,都會被滙商作為大幅炒作的借口,往往令滙市可以波動數周,甚至數月,是不少投資及投機人士的賺錢良機。

尋金樂園失色
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八六年的「羅浮宮協議」。當年七國聯合一句「美元過強」,便令美元於數天內急跌超過一成,數月之內更大跌三至四成不等。此情此景,相信不少資深的滙市從業員至今仍津津樂道。
時移勢易,筆者亦深信昔日這些大起大跌的日子,絕難再在現今的滙市出現了。首先,滙市的投資者的確是比從前成熟了不少。在過去二十年間,金融市場經歷過大大小小不同的震撼性事件,如八七年全球股災、九一年前蘇聯總書記戈巴卓夫被綁架、九二年英鎊脫離歐盟而狂瀉、九三年南美墨西哥債務危機、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二○○○年科網股泡沫爆破、二○○一年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等等,都曾經令滙市泛起不少的波瀾,令投資者吸取了不同的教訓。所以現時的滙市投資者,再不會像從前一樣,盲目地為一個突發的消息而大舉買賣貨幣,亦令滙市在「非常時期」會比以前平靜。

滙市漸趨成熟
其次,資訊的發達亦令滙市投資者有更多時間及資料去分析每一個消息及經濟數據,不像從前般要靠二手的滙市消息及分析,往往亦因為「怕執輸」而入市,令滙市的波動「誇張」起來。當然,過去十年各國中央銀行決心令滙市減少波動,因而絕少發表過激的言論,連干預滙市的行動亦少之又少,亦是滙市大部份時間保持「平靜如水」的一個主要原因。
滙市靜了,「搵快錢」的機會少了,各位投資者便要重整投資策略,切忌投機,應多做功課,實行「放長線、釣大魚」。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