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抗炎殉職醫生鄭夏恩的舊師友寓哀思於音韻,昨日在香港大學以樂曲祭英靈。父親失去女兒,但不想特區政府忘了教訓,他透過親人公開促請當局珍惜人命,希望愛女的犧牲,能夠警醒決策者真正處理預防非典型肺炎病毒擴散的工作。
港大昨日下午為感染沙士殉職的大埔醫院醫生鄭夏恩舉行追思會,約有二百名師長及校友出席,包括校長徐立之、醫學院院長林兆鑫及鄭夏恩母校沙田官立中學的師弟師妹。
鄭夏恩是在大埔醫院普通內科病房工作時受感染,於本月一日病逝,終年三十歲。
追思會的布置以鄭夏恩喜愛的紫色為主,台上擺放了馬蹄蘭,還有她心愛的叮噹公仔、小提琴和意大利球星「王子」托迪的國家隊十號球衣。
追思會在一片幽怨的樂韻下進行,一名同學用古箏彈奏了一曲《水中蓮》給已故校友。鄭夏恩臨終前正在學習彈奏小提琴,曾經說過想學彈《瑪麗的小綿羊》給兩位姨甥聽,港大九七年醫學院畢業生昨日就演奏了這首歌,獻給天國的Kate(鄭夏恩的洋名)。
Kate的妹妹和幾位親人都有出席,父母則沒有在場。其同班同學兼大埔醫院同事林喜潔說,Kate的心願是加入志願醫療組織「無國界醫生」,但她是家中長女和經濟支柱,故須繼續工作賺錢。
同學和同事都說她是傳世的模範,曾經有一位病人因為沒有錢看醫生,鄭夏恩就自掏腰包叫該名病人到醫院看病。
林喜潔又表示,沙士在三月襲港時,鄭夏恩已經立即訂購裝備,不斷上網留意疫情。有次她還開玩笑地說,萬一受感染,就算治愈也會殘廢,於是對林喜潔說,將來可能要她簽字證明她傷殘,以便領取援助金過活。
病榻上的Kate曾經透過視像與家人談話,離世前的一兩天,還不斷鼓勵身旁的醫生護士。彌留之際,醫護人員眼看Kate必將無奈離去,就手牽手在其床邊祈禱,讓她安詳離世。
鄭夏恩的父親寫了一封公開信,由親人在追思會上讀出,「自夏恩入院以來,家人十分牽掛她,茫然不知所措……我希望政府、醫管局及各位高層,明白到每一個醫護人員的生命非常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