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在過去6個星期上升1285點,升幅為15.28%,下一個阻力是去年12月初的10246。最具影響力和近半年最強勢的大藍籌滙豐(005),亦逼迫近去年的高位97.50元,這個年半多以來的橫行區上限,估計不易突破。假如滙豐97.50元水平受阻,則恒指在10000將有很大阻力。
由於期指和期權所涉及的金額,往往大於實際股票買賣,這類投機性的炒賣對恒指走勢起近乎決定性的影響。
滙豐以外的主要成份股,近兩年的升跌差不多與恒指完全同步,與其說這些成份股影響恒指的走勢,不如說恒指帶領這些藍籌股升跌。目前這一次升浪的情況也是一樣,無論地產股、綜合企業或是國內電訊股,升跌的步伐幾乎與恒指完全一致。
好友一旦得勢,期指大挾淡倉,便完全沒有機會讓大市回吐,近年多次轉角市的表現都是如此,這相信與實際投資的基金相對地減少有關,短線投機變成主宰大市的力量。
近日港股成交金額一直處於1百億元附近,這應是利好的因素,但本港經濟轉型後,一直未能找到出路,能再吸引多少資金繼續流入,筆者仍抱懷疑態度。
美股自3月開始的升勢,仍然為港股起帶動作用,杜指上周創近10個月的收市新高,納指更超越去年12月的前高位約10%。傳統藍籌股如通用電氣和花旗銀行等均能升破近幾個月的高位,科技股如英特爾和思科等亦升破近期高位。
不過,在這牛氣沖天的情況下,兩隻最大的科技股微軟及IBM的20日線卻先後回落,分別跌至或跌穿近兩個月的低位,這暫時還不致拖低大市,但至少說明科技股升勢參差。去年10月至今上升1-3倍的雅虎、亞馬遜及一些生物科技股,上周五出現較大幅的下挫,這亦是值得留意的可能轉勢訊號。
(本欄逢周一刊出)
投資組合:
梁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