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基會:美匯過弱不利全球

國基會:美匯過弱不利全球

【本報綜合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過度下跌,可能會危害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到頭來會導致海外直接投資減少,而新興市場勢首當其衝。美元上周五反彈,兌歐元更創下兩個月來最大單日升幅,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元尚未扭轉頹勢。
國基會的報告表示,全球金融市場面對的風險正減退,因寬鬆的貨幣政策降低融資成本,但必須配合全球增長轉強,金融市場才能持續得到改善。報告說,美滙顯著下滑,將會打擊歐元區和日本的經濟增長,並推高美國的實質孳息率,這種情況將不利增長前景。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周期延長,將削弱新興市場經濟的前景,並導致新興市場債券的風險溢價面臨被重新評估,甚至令該等債券遭拋售。此外,全球增長減慢或會引發海外直接投資下跌,而新興市場很倚賴海外直接投資,尤其是拉丁美洲。

數據支持美元喘穩
受惠於美國5月份非農業職位跌幅少過預期,歐元在上周五下跌1.4美仙(1.2%),收報1.1701美元。蘇格蘭皇家銀行說,美元兌歐元在過去12個月下挫兩成,顯示美元明顯超賣,美元在半年內應可反彈至1.10至1.12兌1歐元。不過,高盛認為美元跌勢未完,並把歐元兌美元的未來6個月目標從1.15,調高至1.24。

美股連續兩周高收
另外,美股在上周五先大升後回落,但全周計仍錄得升幅,是連續第2周高收。美國就業數據勝預期,加上麥當勞營業額扭轉14個月來跌勢,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天最多升174.58(1.93%),升見9215.8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一度升38.05(2.31%),攀上1684.06。其後有投資者在周末前趁高平倉套利,杜指收市僅升21.49(0.24%),報9062.79,但仍是去年7月9日以來收市新高;納指倒跌18.59(1.13%),收報1627.42。
分析員說,美股在過去數周已累積頗大升幅,故此股市在上周五中段過後回吐屬正常調整,而本周焦點將集中在聯儲局褐皮書、零售額和生產物價等數據上。
但有證券業人士說,大市近期銳升未必全部歸功於數據理想,市場情緒似乎凌駕於基本因素。
AMGDataServices的資料顯示,在截至上周三的一周,美股互惠基金淨吸納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