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市走勢令筆者感到疑惑,從基本因素層面看,升浪欠實質支持;從技術層面分析,升勢開始與技術指標背馳。然而,指數卻偏偏不肯回落,略作回吐又再上,這明顯是期指好倉主導,升浪要完結,必定要淡友大舉投降為止。
今次升浪散戶賺錢的人數不多,筆者雖然在恒指8400點看大市見底,但於9000點前已建議獲利,同樣地錯失了往後之升幅,也可以說是看錯市。在現階段最重要是弄清一個問題:究竟現在大市已從熊市3期轉入牛市1期,還是仍然停留在熊市跌浪之中?要決定往後的入市策略,就一定要弄清楚此一問題。
通常在熊市轉入牛市1期之時,市場上大部份人仍然不相信,整體投資情緒亦極悲觀。熊市3期之特徵是百業蕭條、股市屢創新低、投資情緒薄弱、散戶脫離股市。若回想過去數月,「沙士」事件加「美伊戰事」確實拖低大市至數年低位,筆者相信熊市3期已到,問題是是否已踏入牛市1期?在現階段筆者還未敢輕言港股已步入牛市,但卻開始密切觀察多個因素,希望能及早發現一些蛛絲馬迹,然後部署正確之策略。
一個牛市的誕生必定要有一個藉口配合,此藉口可以是基本因素,也可以是一個概念。93年之紅籌概念、97年之回歸國企概念、2000年之科網概念……便是很好的藉口。若要為可能來臨之牛市找藉口,相信最大可能是「美國復甦」及「美元見底」兩個因素。
最近有讀者問筆者,為何過去兩周主力講外滙而不分析股市?一方面是筆者覺得美元走勢將成為影響未來一年股市走勢之主要因素,其次是覺得現階段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轉捩點,不可輕率評論。
相信現階段不少讀者會問,策略上應如何部署?大市會何去何從?首先,根據上兩周之分析,美元見底之機會頗大,就算再回落都是短線回吐或震倉,令技術型態出現雙底之情況。下半年再配合炒經濟復甦及總統大選,年底前美元可望大幅攀升。若美元將大升,醒目資金自不然會首先吸納美元資產,自然觸發資金流向美元區,港股自會受惠。而此一因素將在年底的升浪中解釋「為何經濟仍是這麼差,港股還是不斷上升。」
若筆者以上的推測是正確的話,現時豈不是要大舉入市?這又不是,原因很簡單,大市之技術走勢已極超買,隨時有回吐,加上美元仍有震倉之機會,縱使大市真的要大升,也應該先行作出回吐。況且,牛市之中也一定有調整,特別是在牛市1期,每每小投資者會被當中之上落市震甩,故此暫不用擔心上不了車。筆者相信大戶縱使要吸貨,也不會不斷地買貴貨,因為早前跌浪之時成交細,照道理大戶之貨底不會很厚。
現時首要留意期指未平倉合約之變化,只要散戶之淡倉投降,大戶便會食胡,未平倉合約開始遞減,便是大市見頂回落之時。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