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青少年對非典型肺炎意見」調查顯示,六百多名受訪青少年中,逾四成人指特首董建華在「沙士」疫潮中失職,是最不合乎巿民期望的政府領導層,人數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而殉職的謝婉雯醫生則被青少年選為在對抗沙士事件中發揮最積極作用的人物。
調查由牛頭角明愛社區中心於上月底,在沙士重災區淘大花園;牛頭角上、下邨及觀塘區的中學進行,對象為十一至三十五歲巿民,成功收回七百六十六份問卷。
調查發現,董建華名列疫潮中最不合乎巿民期望政府領導層官員榜首,六百四十八名被訪者中,有二百六十三人選擇「慢三拍」的特首董建華,其次是聲稱「社區冇爆發沙士」的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以及當世衞解除本港旅遊警告後,直驅中環蘭桂坊左擁右抱的財政司長梁錦松(見表)。
負責調查機構認為,特首高票數「當選」,相信與董建華自己也承認在疫症初期反應緩慢、不能有效追蹤沙士患者和隔離高危人士有關。
至於對抗沙士事件上,誰人發揮積極的作用?一百二十一名有填上名字的被訪者中,五成選擇了屯門醫院的殉職醫生謝婉雯,其次是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十一票)。
報告指出,這反映出青少年對謝婉雯醫生的崇敬及肯定,以及傳媒廣泛報道她的事迹,使她的形象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