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司機問題如「火藥庫」

職業司機問題如「火藥庫」

新界的士不滿港府調低車資罷駛,學者指官員低估問題嚴重性,可能隨時引致嚴重後果,對民望高企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是個大考驗,「如果佢做唔到實事出來,證明佢嘅民望好虛浮。」

廖秀冬低估嚴重性
八四年一月數百名的士司機不滿港府大幅增加牌費,聯合發起三天罷駛行動,後來事件演變成暴亂,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現時香港社會狀況與當年不同,但在民怨甚深情況下,官員應盡快處理平息事件,否則可能令問題惡化,他質疑廖秀冬低估事件嚴重性,致遲遲沒有回應司機訴求。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蔡子強形容,職業司機是社會問題的「火藥庫」,「佢哋可以用架車攔住條路,同政府講價能力好強」,他指事件反映廖秀冬政治手腕及觸覺有問題,「問責官員民望高,唔代表能力好。」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成員陳偉業批評,事件反映當局的危機處理意識不足,錯誤評估事件的嚴重性,導致情況愈弄愈糟,「冇理由搞到夜晚先搵個助理處長去同司機傾,咁樣只會激起佢哋(司機)嘅情緒。」
另一名委員會成員鄭家富說,早前已警告過廖秀冬,要小心處理的士減價事宜。他指廖秀冬必須在今日內親自與司機開會討論,否則事態發展會一發不可收拾。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