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零售銷情創4年新低

4月份零售銷情創4年新低

【本報訊】因為非典型肺炎的關係,令本港四月份零售業銷貨額,錄得四年來最大的跌幅。據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港四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一百二十七億元,較○二年同期下跌百分之十五點二,而扣除期間的價格變動後,四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則較○二年同期,下跌百分之十二點二。
政府發言人表示,四月份本港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較三月份出現進一步顯著放緩,主要是由於該月本港非典型肺炎情況備受關注,令本港消費開支及訪港旅遊業受到嚴重打擊所致。發言人又指,四月份超級市場貨品、中藥和健康及清潔衞生用品的銷售則繼續上升。

近期情況略見起色
於本港擁有逾七十間服裝零售店的佐丹奴,其主席助理羅翠妍表示,四月份確實是爆發非典型肺炎後集團營業情況受到最嚴重影響時期。她又指出,雖然近期的營業情況略見起色,但對現時的人流仍不是太滿意,而基於本港市民現時的購買意欲仍未見復甦,預期業界於本月份仍需要繼續努力。
滙豐銀行經濟顧問梁兆基認為,由於疫情期間外地旅客未能來港,本地消費者亦足不出戶,導致四月份本地零售出現大幅下滑,是意料中事。他估計隨着疫情緩和,五月份的跌幅將有所收窄。雖然本地消費已恢復得七七八八,但他預期旅客訪港相信要四至六個月後才能回復正常,本地的零售銷售屆時才可望回復至疫症爆發前水平。
根據昨日公布的資料,若按商舖類別作細分,貴重物品如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所受的影響最大,該類別的銷售數量較○二年同期,共錄得百分之四十四點三的跌幅;服裝為第二類最受影響的類別,其間共錄得百分之二十九點六的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