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隊、馬刺2大組合 終極對決

網隊、馬刺2大組合 終極對決

無論你捧網隊抑或馬刺,相信你都會認同今年的NBA總決賽成敗主要取決於兩大對決:傑特與柏加的後場決戰,以及鄧肯與馬田的內線爭霸。這兩組對決包含所有籃球比賽的重要元素:速度、射球、力量、控球、防守……。更精采是這終極對決要鬥四場甚至七場勝負才能分曉,各位好好欣賞吧!

柏加鬥傑特
解構
從組織角度而論,傑特可說是現今聯盟中最出色的球場指揮官,更是一個全能後衞,傳球快而準,且能攻擅守;他季後賽平均每場摘下近九個籃板,表現更足可媲美前鋒。可是傑特的射球較為反覆,有時甚至因而影響到他整體發揮,決賽首戰便是最佳例子。

傑特贏經驗
年僅二十一歲的柏加表現日趨穩健,並在季後賽中迅速成長,成為了繼鄧肯後,馬刺的第二號得分主力。他的整體技術及經驗雖不及傑特,但勝在夠快夠狠,尤其擅於突破入楔,令對手防不勝防。但柏加最吃虧的是經驗較匱乏,如在首圈對太陽時及在西岸決賽對小馬的最後兩場,表現時好時壞、尚欠成熟。

結論:柏加青出於藍
在總決賽首仗開戰前,普遍認為初生之犢的柏加絕非傑特對手,結果證明柏加表現較傑特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傑特首戰失準只屬一時之失,正如柏加指出:「以他那種具實力的球員,絕不會坐以待斃,我相信他定能在下場反彈過來。」

鄧肯鬥馬田
解構
連續兩年奪得MVP的鄧肯實力全面,無論在得分、籃板和封截上都無懈可擊,可是在罰球線上的表現卻較為失色,尤其在季後賽的罰球命中率只有六成七;其中西岸決賽對小馬的一仗中,更曾試過十二投五中,成為了馬刺最大的隱憂。

鄧肯罰球成隱憂
馬田是東岸最具實力的年輕大前鋒,也是聯盟其中一位最突出的單對單防守球員,其弱點是容易犯規。在常規賽中,馬田與小馬的拿芬斯平均每場同犯下聯盟第二多的三點八次犯規,在季後賽上更升至四點五次;如在決賽首戰對馬刺時,在最後一節更犯滿離場,令網隊卒以十二分大敗。

結論:馬田要出奇制勝
論單打獨鬥,馬田肯定不是鄧肯的對手,惟有出奇制勝。在進攻方面,馬田或可以利用其速度及爆炸力,突破鄧肯的防守上籃得分。在防守方面,馬田可以不斷在前、後、側三面干擾鄧肯,令他無所適從,當然必要時侵犯他亦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