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質含桿菌嚴重

三峽水質含桿菌嚴重

三峽大壩庫區自本月一日蓄水以來,沖積大量人畜糞便以及家居垃圾,令水中的大腸桿菌含量嚴重超標。而庫區航道因江面流速減慢,易起風浪,至今已發生二十一宗船隻意外,導致七人死亡。
長江水流速度自本月一日三峽大壩庫區蓄水後明顯減慢,「淨化」水中穢物的能力相應減弱,庫區因而沖積大量由上游民居流入的人畜糞便與垃圾,水質開始受到污染。而庫區沿岸的一些碼頭小吃攤和江邊的小賣部,每天不停地「製造」大量垃圾,啤酒樽、塑膠袋、廢紙等,隨水流在庫區內漂浮。重慶巫山縣負責清理江面垃圾的打撈船,過去四天撈起的漂浮物和垃圾,就多達一百二十多噸。

庫區易起風浪船難頻仍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前日指出,現時庫區內的個別指標,如大腸桿菌含量較嚴重外,基本水質無大變化。當局已在有關流域進行治理,盡可能避免發生嚴重污染。中國衞生部日前已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加強三峽工程蓄水期間及蓄水後的疾病監測工作。
另外,自大壩蓄水以來,庫區航道因江面流速減慢,易起風浪,造成船隻搖擺不定,再加上船員疏忽大意,至今已發生了二十一宗意外事故,造成七人死亡、三人失蹤。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家錚表示,三峽大壩今年蓄水就面臨長江洪水,而且是經由洩洪深孔和導流底孔洩洪,因此絕不能掉以輕心。
新華社/《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