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嘩啦啦」一陣沖廁水,本可以將廁內的不潔物沖走,誰都料想不到沖廁水卻帶來了另一陣的惡臭,令整間屋內充滿一股難聞臭味。由於近日吐露港的海水出現異常變化,近二十萬戶靠吐露港海水沖廁的沙田、大圍及馬鞍山居民,終日要承受臭水沖廁的苦況,有沙田區居民直言:「好似日日同死屍瞓埋一齊。」
記者曾到沙田豐順街警察消防宿舍視察,五座宿舍大堂均貼有管理公司的通告,指近日鹹水帶有異味,是因為污水管錯駁鹹水喉所致,記者往部份居民單位察看,當廁水從水箱內一沖而下時,渾濁的廁水隨即傳來一陣難聞的屍臭味,充斥整個廁所,良久才能散去。有居民表示,惡臭沖廁水在本月一日起出現,臭味令人難耐。
沙田禾輋邨也有居民投訴受類似情況困擾,沖廁水又黑又臭,而沙田區居民沖廁水的來源、吐露港海面則出現一層黑色的浮游物及大片沉澱物,偶爾更有魚屍飄近。
水務署發言人表示,由於吐露港海水水質出現變化,以致使用該區海水沖廁的沙田、大圍及馬鞍山近二十萬戶居民都受到影響。據水務署估計,引起海水變化的可能原因包括天氣變化、海草出現異味或者海面工程影響。
發言人強調,鹹水管帶有壓力,與不受壓的污水喉不可能出現錯駁的情況。他重申,所有沖廁的海水都會添加氯氣消毒程序,以及將海水的污物進行篩隔。昨午水務署的抽水站也會在鹹水內溝入淡水以沖淡難聞氣味。
公開大學環境學教授何建宗推測,出現如此大影響的問題,可能由於連日天氣悶熱少風,吐露港海面出現紅潮或綠色藻類富營養化(即水中營養物刺激藻類活躍起來)。
他表示,紅潮或綠色藻類富營養化都會令大量的海底生物缺氧死亡,帶來的腥臭令整片海水受到污染,再加上無雨無風,令氣味持久不散。預計要等到這些死亡的生物完全腐化後才不致有味,而七、八年前大埔沿海海面亦出現過同樣情況。
何建宗又表示,由於吐露港是一個密封海港,估計不會飄移至其他海灣影響各區;但相信對附近養魚業帶來一定影響,這些臭味不帶有毒性,故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
沙田區區議員梁永雄對事件表示極度關注,他強調若海水臭味持續嚴重,負責的政府部門需要合作商討對策,短期內希望可以在水箱加入對人體無害,又可辟味的物質,以減低市民受臭味的困擾。至截稿前,環保署未有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