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鋒,與一般十九歲年輕人一樣,愛「型」愛「刺激」;連嗜好也要「型」。鍾情「滑浪」的他,去年釜山亞運勇奪划艇一銀一銅後,「阿鋒」二話不說拿了一筆獎金,走去日本旅行,展開自學滑浪的第一步,花了三千多元買了第一套滑浪裝備,包括二手滑板及全新防寒衣。
文:徐嘉華 圖:馬泉崇、凌樹輝
今次訪問地點是「阿鋒」提議的大浪灣,前後去了三次,都怪那些浪總是來得不合時。還好,「阿鋒」好享受自己興致一到,就揸車去有浪的灘玩。所以三次都拍到他玩滑浪時開心的樣子。
記:何時開始喜歡滑浪?有甚麼吸引的地方?
鋒:一年多前去澳洲比賽,在黃金海岸看到人滑浪,覺得幾型;我即時在那裏租了一塊滑板去玩。光看人玩以為好易,自己玩落才覺得好難,時常被浪冚,那一刻開始鍾意這種運動,既難玩、刺激,又有成功感。而且裝備簡單,一塊板、一條褲,一個人就可以去玩。冇板的,百幾蚊就可以租板。
我正式去試玩都是去年暑假,正式買板是亞運後去日本旅行時開始買書自學,又買滑板。其實買之前又問人意見,又上網睇資料,才決定買現在這塊滑板,比較適合初學者。
記:為甚麼選擇自學呢?
鋒:其實有人教就最好,但不知在哪裏有;但我知好多玩滑浪的人都是試得多就會,我會看書跟着個圖去滑。有時見到有勁人在場,就請教下,問下竅門。閒時又學睇浪,我覺得實戰最實際。
記:講講你初初滑浪的經歷?及最難忘的一次?
鋒:開頭不知道個浪有幾勁,尤其是冚下來時,勁到做不到。初初亦以為打落水就大不了跌落水裏嘛,點知打你落水還要轉幾個圈,眼睛及鼻子都入水,「逐」親那種感覺好難受。
最難忘是去年有個颱風接近香港,浪好大,我就去到大浪灣想趁大浪滑一滑,點知整個灘得我一人,又沒有救生員;我落去給兩個浪打完後就無再玩,係那些浪大到我不懂如何應付,於是索性在岸邊睇浪。
記:親身感受過滑浪有甚麼好處呢?
鋒:練到靚的背部線條、又可以幫我做腰部的練習。先講背的線條,因為滑浪時常要在水裏做爬的動作,每次玩完時肩膊那邊會好攰,有這個感覺表示練到嘢。至於腰部練習,因為我們練划艇,時常要向前屈身,很少做向後拗腰動作,偏偏在滑板上一個踏浪的動作前要向後拗腰,當是划艇一種輔助性練習。
記:划艇難,還是滑浪難?
鋒:一定是划艇難,我由開始買板到企在板上,用了三個禮拜時間;划艇要顧及技術,又要平衡隻艇。我玩滑浪是好relax,要適可而止,不會讓自己玩到好累,又不會該自己受傷,怕會影響划艇訓練。
記:給自學者一些忠告吧?
鋒:要安全至上、要識游水、要守規矩。我覺得滑浪的人不但要識游水,最好是叻一點,當大浪捲你落水時,熟水性的人會較易應付。
「安全」亦好重要,不可以見到個浪好靚就盲目去滑,技術應付不到的就寧願安全點靠近去滑。還有,初學者好多時過於興奮去捉浪,無睇清楚旁邊有沒有人來,我也試過,時常給人喝止;其實避人都要學,我都只是剛剛學曉如何去避人。
高一米八四的「阿鋒」,赤着上身,單手執着滑板的模樣,好「型」。但他說自己唔夠「型」,因為技術未夠,十分滿分的話,他說只得兩分。不過,他已經想着未來要買一隻更長、更classic的板,話八至九呎左右。還有,他不時夢想在有朝一日參加滑浪比賽。此刻的「阿鋒」,重複的說只係「發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