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魯大學圖書館,二十來歲的希拉莉(HillaryRodhamClinton)走到比他年長一歲的男同學克林頓面前,單刀直入說:「假如你打算繼續盯着我,倒不如讓我自我介紹吧。」希拉莉與克林頓昔日邂逅的故事,反映了她的性格:聰敏、堅強、開明、野心勃勃。
打從出生那天起,希拉莉就注定是個「戰士」。她那位當海軍教官的父親,教導她要掌握生命、目標。終於希拉莉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著名的韋爾斯利學院,到耶魯念法律。遇上克林頓,兩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一拍即合,他們的政治生命亦由此揭開序幕。
希拉莉是個出色而成功的律師,名入全美百大律師之列。但為了支持丈夫從政──當然也為個人日後發展鋪路,她犧牲不少、妥協不少,從旁扶助克林頓九三年登上總統寶座。希拉莉一開始就沒打算當個傳統的第一夫人,她要在白宮佔一席位,於是立下一個先例,將第一夫人辦公室搬到白宮西翼;後來克林頓委派她領導研究醫療保健制度改革,更掀起極大反響。
寫過希拉莉傳記的作家托馬斯基說:「從搞保健改革、到幕後影響、到克林頓性醜聞後站出來,她都試圖給自己定位,她做的一切都打破框框。」
決意要登上政治舞台做主角的希拉莉,在二○○○年跨出一大步,成為首位第一夫人角逐公職,而且成功了。不過,據說希拉莉有句秘密口號:「比爾(克林頓)當八年,希爾(希拉莉的簡稱)又八年」。希拉莉的八年目標是甚麼,包含一種玄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