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三年香江情終結

百三年香江情終結

英國大東昨出售最後一批電盈股份後,標誌着與香港132年關係畫上句號。大東在港發展,可追溯至1871年在港鋪設首條海底電纜,88年系內公司重組,大東與香港電話公司合併成為香港電訊於港上市。
香港電訊過去一直為大東提供逾五成收益,年營業額逾100億元。面對97回歸及專營權終結,香港電訊曾致力另拓發展空間,包括引入策略股東中國電信,惟一直未見成效。大東前行政總裁華禮仕上場後,一改原發展策略,最終引至2000年李澤楷控制的盈動與電訊合併。不計過去電訊對大東的盈利貢獻,單計算出售香港電訊,大東已套現606億元。
事實上,於合併建議中,大東選擇合併方案獲得近474.77億元現金及19.1%電盈,已可見大東對電訊毫無留戀之情。合併後翌月,即00年9月,大東於倫敦配售4.9%電盈股份。餘下14.2%電盈(30.16億股,其後電盈股份5合1,令其總股數減至現時的6.52億股),也可分兩階段出售。
大東其後以電盈股份發行2年期零息可換股票據,兌換價為每股3.6元(未合股前),該批債券於2003年6月9日到期,即下周一。基於電盈股價未止跌,市場人士早已預期大東需於限期前贖回有關票據,因此今次出售電盈股份,某程度是為贖回票據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