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世界衞生組織後,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昨宣布解除對香港的旅遊警告,不再勸阻國民到港旅遊,並同時解除新加坡的旅遊警示。本港官員及業界均對此表示歡迎,認為可吸引北美洲的旅客和投資者再來港,亦可帶動本港經濟進一步復甦。
美國CDC昨宣告,將香港的旅遊警告(Traveladvisory),即建議國民如非必要,應暫緩來港,調低為次一級的旅遊示警(Travelalert),即不再勸阻國民來港,但通知旅客關注其健康情況,以及提供一些具體防範建議。
CDC又指,解除香港的旅遊警告,是基於香港的感染新例,只限於少數特別環境的人與人接觸,並沒有證據出現持續社區感染;同時,最後一宗未能查明病源的個案於上月三十日發現,距今逾二十天,超過潛伏期兩倍;而本港並沒有新一輪疫潮爆發。
特首董建華發表聲明歡迎CDC的決定;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說會加強向海外宣傳,吸引旅客及投資者來港,因北美旅客及投資者較聽取CDC的忠告,多於世衞。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表示,北美旅客屬本港重要客源,本港旅遊界會推出連串優惠吸引旅客「回流」;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會爭取更多展覽來港。
旅發局主席周梁淑怡表示,會開展針對北美市場的計劃。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稱,世衞解除對港的旅遊警告後,商會收到不少早時押後訪港的商務旅客通知,會在七月來港,相信商務旅客在未來兩個月會陸續恢復。香港美國商會主席詹康信表示,自沙士爆發後,有兩成會員將家屬撤離香港,相信CDC解除警告後,他們會重返香港。
對於美國CDC的決定,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聲稱,是他於本周二與CDC主管JulieGerberding等人進行視像會議會後,CDC便作出該決定,顯示本港成功控制疫潮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