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發生的炭疽信襲擊,一度引致人心惶惶,近日支持攻打伊拉克的比利時也發生類似事件。比利時當局周三表示,他們正調查至少十封含有神經毒氣成份的信件,收信地點包括比利時首相府與多個政府部門,以及美國、英國與沙地阿拉伯多國的大使館,事件中兩人受傷。
內政部官員周三表示,「毒信」是在過去兩天被截獲。兩名因接觸過信中的化學粉末而皮膚敏感的郵務員須送院治療,但周三晚可出院。
收信地點主要在布魯塞爾,包括美、英和沙地三國的大使館,以及布魯塞爾法院、比利時首相費爾霍夫施塔特的辦公室、外交部與司法部等多個政府部門。海岸城市奧斯坦德一個機場和第二大城市安特衞普的港口部門也是目的地。
不過,除了寄往英國和沙地大使館的那些信,其他全都在郵局或被警方截獲。英國大使館表示沒有拆開「毒信」。
比利時衞生部官員指出,他們經化驗後,發現信中的棕黃色粉末含有可用於製造神經毒氣的氯化吩砒嗪(phenarsazinechloride),以及應用作火箭推進燃料的聯氨(hydrazine)。這兩種化學品的毒性不會致命,但會刺激眼睛和皮膚。
部份信封內附一張卡,用英文寫着「國際伊斯蘭社團」和「雜種」字樣。暫未知是誰所為。司法官員佩倫斯相信,信件來自同一源頭:「寄信人顯然是同一人,因為信件中有很多相似之處。」
由於比利時正有二十三名涉嫌勾結恐怖組織阿蓋德的疑犯,因欺詐、擁有武器、為外國軍事組織招兵買馬等罪名受審,因此當局對同時發生「毒信」事件十分緊張,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和考慮加強保安。
比利時首相府兩年前也曾收到類似裝有黃色粉末的信件,測試證實不含有毒物質。
美聯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