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六四十四周年,北京天安門廣場遊客寥寥無幾,還沒有軍裝、便衣公安的人數多。不過,中國各地的異見人士則遭到跟蹤及電話監聽,公安警告他們不要參與任何悼念六四活動。但仍然有死難者家屬表示:「六四不會自我的記憶中褪色,許多人都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事件。」 中國組記者
【本報訊】在六四十四周年前夕,中國各地的政治異見人士頻頻有公安上門「拜訪」,警告他們不要參加任何悼念活動,亦不要接受記者訪問。而「天安門母親運動」的成員,昨日到萬安公墓為在六四屠殺中遇難的兒女掃墓。
雖然北京市民的生活因沙士疫情受控已逐漸恢復正常,但天安門廣場異常地冷清。昨晨的升旗儀式如常舉行,參觀者百來人,廣場周圍停泊了數輛警車,軍裝和便衣公安不停地來回巡視。
「天安門母親運動」的六名成員,昨日一齊到萬安公墓掃墓,為遇難的兒女獻花、祭酒。也有的成員選擇在家中點亮蠟燭,寄託哀思。
張先玲的十九歲兒子當年也在天安門廣場附近遇難。她說:「六四不會自我的記憶中褪色,許多人都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事件。」
「天安門母親運動」在四年前成立,現有一百多位六四死難者的親屬參與,其宗旨是「見證屠殺、尋求公正」。張先玲昨日強調:「屠殺者應該受到懲罰。只有認罪才能得到寬恕。」
去年十一月在中共十六大舉行之際,北京異見人士何德普等人也聯署公開信,要求中共中央平反六四事件。但何德普因此被捕。他妻子賈建英昨日表示,公安前幾日已上門查問有否計劃參與六四紀念活動,並要求她拒絕記者採訪。
在西安,七十六歲的異見人士林牧也表示,公安兩個星期前已上門「拜訪」。他說:「他們(公安)說來看看我在幹甚麼。但我知道他們是想來看看我有沒有紀念六四的計劃。」林牧在去年六四前夕曾參與上書全國人大,要求平反六四,也有份參與中共十六大之前的公開信聯署。
中國公安及國家安全部門的官員也加強了對異見人士的跟蹤和監聽。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表示:「我外出都會被跟蹤,所以寧願留在家裏。」
鮑彤批評中國十多年來的民主建設毫無進展:「論民主,我看不到任何進步;論腐敗,我看到的是日益惡化。」
「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起人之一丁子霖也說:「不管我在北京還是回無錫老家,我的電話一直被監聽。」
不過,法新社、路透社記者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訪問時,大學生們對六四顯得較為冷漠。清華的一名學生說:「六四對我來說跟其他日子沒甚麼兩樣。」北大的一名女學生表示:「我們太年輕了,沒有權利去評說十四年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