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語文能力評核試(前稱「語文基準」)成績公布,引發大批不及格語文教師面臨失業的危機,教育統籌局長李國章昨日聲言,未能通過評核試的教師,不能再任教有關科目,「唔可以畀唔及格嘅教師教下一代」。不過,辦學團體批評,當局所用手法「唔公道」;教育學院更形容該批教師墮進「時代夾縫」。
二○○一年入職的英文科及普通話科教師,共四百五十人因評核試不及格,由今年九月起不能任教有關科目;兩科分別涉及二百三十間及一百零四間學校,最嚴重的一間有九位教師不能再教英文。
元朗一間在○一年開辦的小學,十九位英文教師中十六位是○一及○二年新入職、需要參與考試,當中九位須在今年達標;其校長表示,仍未知道教師的成績如何,今年考試前,校方已安排他們參加教育學院一個預試課程,相信他們能通過,否則也希望透過調職解決問題。
李國章昨日出席行政會議時說:「我哋點都唔可以畀一個唔及格嘅教師嚟教嗰個科目,啲教師如果唔及格,係唔可以再教英文」;至於不及格教師是否要離職,則視乎學校需要及安排,校方可調配他們教其他科目,但他承認,如學校沒有空缺就較為麻煩。
教育統籌局發言人表示,將陸續聯絡有關學校,希望校方在兩星期內提交解決方案,例如人手調配及教師日後安排等,當局盡量提供協助。
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陳繼賢為該批教師抱不平,不滿當局連他們自費進修也不准許,規定要他們考試,「好多學校請到好好嘅老師,但咁考法好難考,點解唔畀個機會佢哋進修?」
教育學院語文教育學院院長陳永明表示,三百多名不及格的新入職英文教師中,最多只有一百八十人是教院畢業生;教院當初是應政府要求,才收中五畢業生入讀三年制的文憑課程,課程已通過學術評審局的評審,得到政府認可;現時若把教師語文水平的責任推卸給教院,很不公道。他指出,這些教師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現時政府用新標準,評核舊制度訓練出來的教師,令該批於○一及○二年畢業的學生,墮進了「時代夾縫」,不知如何處置;教院將優先取錄他們入讀專為評核試而設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