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各國醫學專家對引發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窮追猛打之際,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談兆麟卻堅持,副黏液病毒是對付「沙士」的重要線索:「目前大家還在瞎子摸象階段,距離找到真正元兇為時尚遠,千萬不可知道一點點就當作真相。」
威爾斯親王醫院三月中爆發疫潮,談兆麟肩負尋找致病元兇重任。他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說,香港時間每晚七時半,全球十一個國家及地區共十三個實驗室均會舉行視像會議,由於各地時差,故會上大家會互道早、午及晚安。談兆麟表示,令他最感動的是各國人員「毫不保留,盡量將研究內容和結果,拿出來互相分享及交流。」
令談兆麟感慨良多的是曾經連續兩個星期,留在威院的實驗室裏,不眠不休工作:「那兩個禮拜好辛苦,也曾經令我好頹喪,我用盡平生所學……但結果都是零,甚麼也找不到。」直到三月十九日早上,終於讓他發現副黏液病毒,並隨即舉行記者會公布這個突破性發現。
不過,一星期後,香港大學卻宣布冠狀病毒才是真兇,連世界衞生組織也確認這個結果,副黏液病毒頓時失色。新華社記者形容談兆麟布滿血絲的眼神透着堅定:「不要緊!找到冠狀病毒,不代表副黏液病毒不存在,我們一直堅持在研究冠狀病毒同時,也把副黏液病毒作為一個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