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欄指出,有線寬頻(1097)私有化機會微,湊巧有線寬頻為此發出通告,九倉(004)並無意圖私有化有線,以澄清吳天海的有關言論,股價一度回至1.96元,但收市再推上2.025元,此一現象,不知反映市場對通告不信任,抑或引導投機性買賣仍未完結?
公司對消息的澄清,市場經常置諸不理,上月底,九倉副主席兼海港企業(051)主席李唯仁曾表示,未有私有海港企業的計劃,但海港企業的股價也不受影響。
自私有化熱潮出現後,海港企業亦成為尋寶對象,過去1年的高價5.8元,是於5月下旬出現,昨日仍收5.7元,成交雖然只是26.3萬股,但已經是過去1年第三大。
表面上,海港企業是具備私有化條件,九倉佔其股權66.7%,而每股資產13.48元,股價折讓57.7%,而且潛在的現金資源豐厚,99年7月九倉曾擬提出私有化,但未提出條件即予作廢,反映過去九倉曾有此動機。
去年底,海港企業的現金及等值項目5.72億元,而海外及本港證券5.23億元,另外,還有應佔擎天半島項目的貸款減虧損淨值8.84億元,該貸款相信最遲可於明年收回,換言之,海港企業的流動資源高達19.79億元,相當於每股應佔6.28元,較股價為高,即使以較正常的折讓30%私有化(即每股9.43元),仍可套取現金約10億元自由運用。
不過,以股權看,九倉現時應佔流動資源已是13.2億元,動用現金收購並不化算,亦可發行九倉新股收購,或可以部份新股或部份現金,全部新股收購,只是增發新股2.65%左右,九倉股價的資產折讓只是24.3%,至少不會吃虧。
海港企業主要擁有廣東道香港酒店物業,亦佔擎天半島項目權益20%,但已無利可圖,近期酒店業受SARS影響,但過去1年的高價於上月下旬出現,而現仍維持於高價水平,是存在異常現象,儘管管理層表示無意私有化,而股價的表現,似乎是有消息在醞釀,值得注意的,過去的小股東,部份存有敵意,事隔多年,是否改變態度,不得而知,但若能私有化,實在對九倉有利,現價具投機性。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