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舖欠40萬差餉當局懶理

三舖欠40萬差餉當局懶理

一封誤寄的郵件,揭發三間一直有人佔用的舖位,多年來拖欠近四十萬元差餉。差餉物業估價署以私隱為理由拒絕提供詳情,但卻揭示去年有五萬一千個物業共拖欠八千五百萬款額。有議員批評該署未有盡全力追收欠款,而有關法例亦存在漏洞,未能有效堵塞刻意拖欠差餉的情況。

被揭發拖欠三十九萬多元差餉的單位為西灣河康祥街二號太祥樓地下A、F、G三間舖位。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三間舖位屬同一業主,約於七十年代期間購下。

誤寄郵件揭發
而令此事曝光的,卻緣於差餉物業估價署將追收該筆欠款的郵件,誤寄往麥先生經營的店舖內。麥先生表示,十多年前他購下舖位時,已得悉該三間舖的業主已「失蹤」多時。
據附近街坊表示,由於該業主本打算將舖位出租,惟一直因多種原因而「租唔成」,其後便一直被丟空;約十年前開始,那些舖位卻被用作經營車房。街坊續稱,業主立案法團曾多次要求有關人士不要佔用有關舖位,雖然該些人士未能提供授權書等證明文件,惟卻聲稱「係個業主託我哋看住呢幾間舖嘅!」法團多年來曾向不同部門求助,惟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存放大量物品
麥先生感大惑不解,既然那些單位有人營運,為何差餉物業估價署卻沒有途徑追收有關差餉欠款?麥先生指出,約兩年前,車房雖已遷出,但該三間舖位卻仍被人繼續用作貨倉。「近年我就開始收到差餉物業估價署嘅信,可能隔籬舖無人收信啩,我已經通知咗佢哋呢個地址唔係我嘅,但都重收到;而且原來有人會欠政府成四十萬差餉,但十幾年嚟,隔籬都有人喺度,點解追唔到呢?」
記者往上址視察,從大閘隙縫察看,該三個單位「打通」相連,內裏存放大量汽車零件及物品。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梁先生指出,早前曾要求消防處到場檢查單位內的危險品,如偈油等易燃物品,惟該處指有關物品的儲存量並未超標,故沒有作檢控。而有關單位門前亦貼有年前業主立案法團簽發的通告,內容大意指嚴禁非法佔用地舖。
差餉物業估價署發言人回覆本報稱,有關上址物業欠繳差餉的情況,基於私隱理由,該署未能提供詳情。

拖欠八千多萬
但一般而言,若物業欠繳差餉,該署會採取追討行動,並循法律途徑解決;遇有長期拖欠個案,該署會考慮在土地註冊處把有關物業押記,以保障政府的利益。而以二○○二至二○○三年度而言,差餉拖欠款額為八千五百萬,涉及五萬一千個物業。
發言人續稱,該署發出的信件確是寄往A、F、G舖位,理應不會寄到其他物業單位,但若因郵遞及信件派發方面的安排出現問題,以致麥先生收到其他物業單位的信件,該署十分抱歉。 ﹙○五一二○九﹚

意見:理應釘契拍賣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質疑差餉物業估價署沒有盡全力追收有關欠款,若有關物業仍在經營,該署理應有途徑接觸有關業主,如要求租客代為聯絡等。觀乎過去一年內竟涉及這麼龐大的差餉欠款,鄭家富認為是法例出現漏洞,政府確有必要修改有關法例,若差餉物業估價署發現有業主拖欠差餉,應馬上行動,如「釘契」後立刻將有關物業拍賣,以堵塞業主與租客之間「打同通」,而刻意避交差餉的情況。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