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等不等於「保本」?很多強積金供款人都會混淆保本基金與保證基金(GuaranteedFund)。
保本基金通常能夠達到保本的效果,亦即供款100元,最終能拿回的金額是不會低於此數的。但是保證基金卻不一定保證能取回所有的本金,因為保證基金的形式五花八門,作出的保證不一定是保障本金,而可以是其他項目。
在投資保證基金之時,一定要仔細留意及考慮有關的約束性條款,否則,積金供款人可能會蒙受損失。
保證基金屬於「保險型」的基金,主要是由保險公司或銀行提供某種程度的投資回報率保證。但這些保證往往是有期限的,不一定是永久保證。
保證基金的特性有點像銀行的定期存款。供款人參加了保證基金計劃之後,不能夠隨意終止。如果真的要終止的話,供款人可能要承受損失,因為基金作出的保證可能失效。
銀行所提供的定期存款,在投資期內是完全固定的,而保證基金則會提供最低限度供款人能夠拿回多少金額的保證,例如保證可以拿回供款淨額。保證基金亦可提供投資回報率的保證,例如基金保證回報率不會少於某個百分比。
不過要拿取這些保證,是要符合一些條件的。一般來說,供款人要長期持有保證基金及在規限的特定情況下提取累算權益,才能得到這些保證基金所作出的回報保證。在買賣這些保證基金時,最重要的是要留意基金的有關條款,例如基金所作出的保證是甚麼?鎖定期的期限是多久?而提款條件又會是如何?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