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非典型肺炎疫情在亞洲地區稍見緩和之際,中國與東盟十國昨天在北京達成協議,為進一步合力控制非典疫情,各國承諾採取更嚴謹的出入境檢疫合作機制,包括如發現出入境人士疑感染非典型肺炎,須第一時間通報相關國家等措施,以杜絕非典病毒跨境傳播。 中國記者組
【本報訊】該個名為「中國-東盟非典型肺炎出入境檢疫管理會議」,昨天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除了中國和東盟十國的代表外,十六個亞洲和歐洲國家的代表特邀列席,世界衞生組織駐華代表亦參加了這次會議。旨在促進中國與東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保障中國與東盟各國出入境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交通運輸順暢,促進貿易往來和旅遊業的發展。
本港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昨天亦出席了會議,並詳細介紹了香港在對付非典型肺炎方面的經驗,重點介紹了香港在出入境方面的檢疫工作,並強調政府公開和保持透明度,對疫情控制的重要性。
按照中國與東盟十國在會上達成的「出入境檢疫管理行動計劃」,協約國在各自的口岸加強對出入境人士的衞生檢疫,安排醫護人員對旅客作相應檢查,同時在各口岸配備防護裝備和設施。出入境人士則應接受針對非典體溫篩查和必要的醫學詢問,並填寫《健康申明卡》。
此外,各方如發現入境人士有非典病人或懷疑病人,都應以最快方式通報其出境一方。各方在本國口岸或境內發現出入境人員中有非典病人或懷疑病人,應就地檢查,並將他們送往指定醫院作留院隔離觀察及治療。
協議又訂明,各合作方應對非典病人或懷疑病人乘坐過的交通工具作嚴格消毒。各方船隻在航行途中,如發現旅客或船員中有非典病人或懷疑病例,可聯絡其他合作國家就近的港口停泊,採取緊急醫學處理措施。
協議並且要求各國隨時通報非典疫情,交流有效預防、控制、治療非典的方法、藥物和措施。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志榮在會上透露,從四月初至五月二十九日,在中國各出入境口岸共替一千二百四十七萬八千人測量體溫,申報和現場查驗體溫不正常者三千八百二十六人,其中即送往指定醫院者三百九十五人,五人證實感染非典。
另方面,中國衞生部昨天下午宣布,由前天十點至昨天十點,全國各地沒有非典死亡病例的報告,這是內地自實行非典通報制度以來,第一次出現零死亡的紀錄。在台灣方面,截至昨晨七點半為止,新增證實非典病例五人,全天沒有非典死亡病例。